肥,今年等到机械厂投产之后,我们还将会生产三轮汽车和小型四轮拖拉机,您可能不知道,在化肥厂投产的时候,即便是最顽固的人,也变得无话可说了……”提到伊朗正在推行的工业化,巴列维简直就有说不完的话,毕竟,这些都是他梦寐以求的,而且确实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似乎就成了巴列维的汇报会,他不断的汇报着这几年伊朗所取得的方方面面的成就,从工业建设,到交通建设,从城市建设到乡村建设,总之,巴列维就像一个小学生似的,每说完一些成就的后,就会眼巴巴的看着李毅安,那双眼睛中传递出一个信号——快夸夸我,夸夸我!面对这样的要求,李毅安自然是毫不吝啬的,老师夸学生嘛,总是会不吝于表扬,况且只是言语上的,可即便是如此,巴列维仍然表现的非常激动,在返回城区的路上,两人同乘一辆车的时候,巴列维这才表露出自己的心声,用充满抱怨的语气,说道:“阁下,您知道的,伊朗需要美国的援助和贷款,如果离开他们的贷款和援助,我们很快就会陷入危机之中。但是美国人却总是对我们的事务指手划脚,他们甚至从来不考虑,在伊朗大约0%的人依靠农业生存。一般的伊朗农民已经习惯了极度贫困的生活,几乎不与村庄以外的任何事情打交道。大多数伊朗人消费的唯一进口商品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美国人所说的那样,推行他们所谓的那些改革,很有可能会破坏我们的局面,可是美国人压根就不问这些,他们……”听着巴列维对美国人的抱怨,李毅安的眉头微锁的,这就是冷战早中期美国人最幼稚的地方——总是想着把他们的那一套推行到全世界。从伊朗到越南再到其它国家,总是试图推行他们的那一套,甚至以中断美援作为威胁,在过程中完全不顾实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他们在南越、在伊朗等地失败的原因——论对盟国的打击力度之大,美国甚至比盟国的敌人还厉害。为了迫使他们听话,美国会用美援以及其它各种方式一直在对他们施压,对们进行各种“政治手术”。最后呢就像吴庭艳对美国人说的那番话一样:“你们如果继续歪曲我……你们可以推翻我,你们是做得到的,但是你们这么做,美国的孩子们有一天必会来到这里,他们将会死在这里。”想到南越和伊朗未来的结局,李毅安心叹一声,看着满面怨言的巴列维说道。“沙阿,在东方有一句步子大了容易扯着淡,对于美国的要求,伱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而不是一味的听从。如果有必要的话,南洋会支持你们的,至于资金,我们和英国一起成立的印度洋银行,如果伊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