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的同时,赵凌云听到了空中传来的轰鸣声,只见六架C130运输机飞了过来,这六架运输机打开了尾舱门,然后一个降落伞飞了出来,随后又拖出了一个平板,在平板落下时,一个降落伞同时打开,下面吊着个“大圆桶”。
从天而降的“大圆桶”看起来似乎并不怎么显眼,而那些躲在雨林深处的武装分子,此时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到来。
在接连发出的比平常炸弹爆炸声要小得多的声响中,大地被一团团白雾般气体笼罩。地面上的人们还没来得及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时,猛然间,雷霆万钧,大地震颤,顿时,数十个足球场大小的地面上火光闪闪,树倒地陷,惨叫连天……
眨眼的功夫,原本茂密的雨林就被撕开了一个口子,与此同时一个巨大的蘑菇云升腾起来,树木就像是不曾存在似的,在炸点的中心形成了一片赤地。
身处雨林中的武装分子员不是被直接气化了,即便距离爆炸半径公里远的武装分子员的内脏也被震碎了。而更多的人员或被烤焦,或窒息而亡,伤亡惨重。许多死者的尸体都很完整,没有破片的杀伤痕迹,只是嘴巴大张,他们在垂死前都咬破了自己的喉咙。
在剧烈的爆炸和地动山摇之中,所有的武装分子都被震撼了,至于武文明则惊恐的看着远处升腾起来的蘑菇云,喃喃道:
“他,他们用,用了原子弹吗?”
这不是原子弹,不过只是一枚重型云爆弹而已。
早在二战期间,李毅安就授意研制云爆弹,也就是燃烧空气炸弹,并且还给了一定的技术指导,其实也就是对其进行原理性的指导而已——当云爆弹被投放或发射到目标上空时,在特种引信的作用下引爆母弹,将弹体中的燃料均匀散布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混合形成悬浮状态的气溶胶,并在目标上空聚集形成覆盖,状如浓雾。当气溶胶达到一定浓度后,引信在空中进行第二次引爆,整个雾团发生爆炸,在瞬间释放出大量热能,形成高温高压的火球,达到毁伤目标的目的。
这看起来很容易,可实际上,前后历时十二年,从装料的选择到引信设计直到两年前,防务部门才成功研制出燃烧空气炸弹,而它的外型尺寸与美军在越战时期使用的BLU-82极其类似——其实,就是李毅安做的弊。
由于燃料空气弹爆炸时消耗大量的氧气,不仅会带来巨大的伤亡,而且还会使作用区域的人因窒息而亡,也正因如此,在几枚云爆弹爆炸之后,在第九连与山头之间不仅被“犁”出一片没有任何遮掩的开阔地带,而且附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