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226章 汉城风云(第三更,求订阅)(2 / 4)

“这么严重吗?”

“眼下韩国的人口有2200万,失业人口却足足有250万人。”

看了一眼多年不见的好友,柳必东感慨道:

“三年前,我回国是是雄心万丈,恨不得韩国一夜就能变得像南洋一样富庶,可是现在……”

长叹一声,柳必东说道:

“三年过去了,韩国非但没有像我希望的那样,越来越好,反而越来越难过起来,要不是三八线上有铁丝网、有地雷,不知道多少人会跑到北方。韩国真的是无药可救,一丁点希望都没有。”

想了想,他又补充道:

“其实,也不是希望,对于普通人来说,去南洋就是最大的希望,实在不行的话,哪怕是去非洲也可以啊!”

没有希望!

这就是现在的韩国——哪怕是去年的四月十九日,李承晚被推翻之后,韩国的赤贫状况也未有显著起色。

“但必须要会说国语。”

“是啊,要会说国语,所以,你听……”

柳必东用目光扫过屋子里的食客,说道:

“听到了吗?”

听到了什么?

是他们的对话吗?

大家都是在用国语对话,有的生硬,有熟练,男人、女人,他们都在那里说着国语。

“现在的韩国上下,学汉字汉语的风气,甚至远超过的李朝,李朝时期开始,是否使用汉字就被认为是知识分子和普通人的界限。可是现在,是否会使用汉字、说汉语,却是有希望和没希望的区别,现在,在有的地方,甚至就连同相亲,女方的要求,也是要会说汉语、用汉字,因为这意味着男人有机会出国务工,改善家人的生活。”

因为柳必东出身于柳氏,是书香门第的关系,当他提到韩文与汉字相比被认为是低级的文字时,金永哲心想道——原来古人也这么觉得啊!

看来不是我崇洋媚南啊!

好吧!

我还是很正常的嘛!

“当年,日本殖民时,强迫我们学日语,可直到殖民统治结束,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多的人口使用日语。可是现在,在韩国差不多有50%的人使用汉语,这其中虽然有不少老儒生,可是即便是在乡下的农民,他们虽然没能彻底的系统学习汉语,可也会耳濡目染学点基本的。”

身为教育部的官员,柳必东自然了解这些情况。

“其实,我们学汉语还是非常方便的,很多儒生和他们的家人都会说汉语、写汉字,所以,汉语流行后,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