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411章 新的征程(第二更,求订阅)(3 / 4)

“但这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赫大玉米抽了口香烟,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步子,沉思了好一会,才说道:

“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从他们那里获得所需要的处理器,但是这里面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就像现在这样,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随时切断对我们的供应,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未来如果发生战争的话,我们又怎么可能从他们那里得到所需要的先进处理器呢?

我们有一批学生在他们那里学习,如果……”

然后盯着面前的情报负责人,赫大玉米补充道:

“你们继续进行你们的工作,我会通知肖金他们,让他们想办法继续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我相信既然他们能够做到,我们同样也能够做到,毕竟,在这个领域,他们并不比我们领先多少!”

在这一瞬间,苏联似乎走上了另一条路,这条微电子的道路到底面对着什么样的困难,身为苏联无线电电子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肖金是非常清楚的。

肖金多次向赫大玉米谈起芯片的重要和神奇,有一次,肖金对赫大玉米说到:

“想象一下,电视可以做成香烟盒那么大。”

然后去年,获得赫大玉米的支持后,肖金创建了苏联的“硅谷”,兴建苏联半导体城市——泽列诺格勒!

这座城市里应有尽有,学校、托儿所、电影院、图书馆和医院,专门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服务,简直是一个科学天堂,他们只要好好干就完事儿了。

而想要把泽列诺格勒变成苏联的硅谷,并不仅仅只是有了这些就行了,他们还需要其它的东西。

“现在,电子管的小型化,已经被终结了……”

尽管早在几年前,苏联终于突破了电子管小型化的难题,但是来自赤道的微处理器用其惊艳的性能,让所有的院士和电子管专家们都沉默了。

在看到速龙处理器的时候,他们就明白——电子管的命运已经被终结了,无论是他们把电子管做的再小,也不可能把它缩小到那么小的尺寸。

也正因如此,苏联科学界终于转向了晶体管,转向了集成电路。

但是落后的现实却是肖金无法回避的,在泽列诺格勒,面对萨兰特和乔尔等人,肖金直接了当的说道:

“现在,他们对我们的封锁,已经改变了一切,或许,我们仍然可以继续复制他们的处理器,但是这是不够的,根据赫鲁晓夫同志的要求,我们必须要开展自主研究,”

领导的意志就是一切,在克里姆林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