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75亩,
每一个人还不劳累。
弯腰割麦子,被麦芒等扎着,
还有机械劳动的体力,
和现在跟在拖拉机的身后,
一路整理麦子,
这种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效率何止提升了数倍,
劳累程度也会大大降低。
旁边看着收割的吴广仁,
嘴已经笑得合不拢了。
地主最重视的,就是土地。
土地的收成,关系到一年的收入。
5月的天,说变就变,
说不定一场雨下来,
会让一年的收成泡汤一大部分。
快捷的速度和效率,
代表着只要有几天的晴天,
就可以完成麦子的收割。
这代表的意义,
一个老牌的地主非常明白。
两个地主,
在见到了拖拉机的非凡效率的同时,
就都开始跟陈明套近乎。
软磨硬套的问着有关拖拉机的情况。
他们关心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得到一台,或者是几台拖拉机。
近水楼台先得月,
王礼培养拖拉机手的时候,
他们几个佃户都参与了进来,而且学的很好。
在这两个地主看来,
以前可能要几十人,甚至上百人,
十来天都未必能够完成的麦收,
在机械化的帮助下,
使用的人最多就七八个,
可是效率最少提升一倍,
这都是净的收入。
相对而言,
拖拉机还降低了高昂的成本,
这就解决了巨大的问题。
两位地主的要求,陈明没有答应。
眼下的拖拉机,
使用的是后世带来的发动机,
暂时,
不方便流入到市场中,
必须置于他的严密监控之下。
等未来有条件了,
研究出适合这个时代的发动机和拖拉机之后,
肯定要推向市场的。
粮食,
对于一个国家,
特别是华夏这样一个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的国家,是最最重要的。
这是一条红线,
一旦红线动荡,
无论再强悍的工商业,再有钱,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