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当时的太子启只有十二岁,却也丝毫不影响刘荣今日的表现,让天子启莫名更多了一丝心安。只可惜:太子刘荣,注定要让他们失望了……“——说是民脂民膏,亦不为过。”“朝堂得天下人供养,自当将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再加上春耕日,陛下本就要莅临社稷坛,亲开籍田,以劝耕天下,皇后也要带着百官功侯家眷,在椒房进行亲蚕礼……”“上上下下,朝堂一年不知要花多少钱,才能勉强维持运转。”对绮兰殿,这位太子殿下,似乎并不很‘宽容’;还算孝顺?如是发出一声感叹,百官朝臣便默然低下头去,很快便也将这点落寞给抛到了脑后。“——其一,是军队的粮草、军械、吃食、衣袍,以及有功将士的封赏、伤亡之人的抚恤。”便是御榻之上的天子启,面色也不由稍一正,望向刘荣的目光中,也隐约闪过一丝期待。言罢,曹寿只不着痕迹的看向左右,似乎是想要得到与会百官功侯的支持;···“孤尝闻乡间老者云: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平阳侯臣曹寿,顿首顿首,以拜陛下……”“——储君册立、分封诸王,以及祭天籍田、皇后亲蚕,分明都是关乎国本的大事;”天子启拍板,旋即象征性的将目光撒向殿内,当即便要定下此事。但这次,汉家基本可以说是要将整个——至少是大半个关东的宗亲诸侯重新洗牌。“官不聊生啊……”“我说呢……”低微平和的唱喏声响起,天子启纵是不满于这个已经敲定的议题又节外生枝,但看在平阳侯国那一万多户的食邑,也好歹是耐下了性子。闻言,天子启只当曹寿这是想找存在感——在太子刘荣眼前混个眼熟,便也将胸中不愉再压下去些,不无不可的一摆手。——和先帝一样:当今天子启,同样是个简朴的帝王。“更是与‘戎’,也就是军队并列的、国家唯二的大事:祀。”“但在孤看来,这里的‘大事’,指的并不是非得铺张浪费、极尽奢靡,而是说:应该对其提起足够的重视。”“恳请陛下恩准,许臣稍述不解之处,以供太子答疑解惑……”东宫窦太后有话要说……但彼时的刘荣只想当然的认为:即便真有人在朝议干架,也顶多是理念之争。岑迈此言一出,殿内百官公卿也不由各自点下头,纷纷对岑迈的这番表态表示了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