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57章 宽宏大量韩安国(4 / 5)

着天下人对刘荣,必定会抱有更大的期待。

就算换做是刘荣,站在普通百姓民的立场上,也肯定会想:人家汉武帝未冠而立,又是景帝废长立幼的幼子;

虽然也有景帝帮着编织羽翼、班底,也还是得在即位后稳个几年,再好好学学帝王手段。

可你刘荣凭什么?

出生就是皇长子,自幼便是半只脚踏进太子宫,从小就接受着储君级别的教育;

即位之后便马上要加冠亲政了,凭什么还让我们等、凭什么还要拿那套‘休养生息’的说辞说事儿?

说白了:汉家在景帝之后,无论是谁人即位,都天然带着决战匈奴的历史使命。

无法完成这个历史使命,轻则被天下人贬斥为昏君、庸主;

重则,也未必不会有人振臂一呼,搞一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刘荣能坐稳皇位,三成原因是孝景皇帝长子的血脉加成,三成是太宗孝文皇帝遗德;

剩下四成,便是天下人对刘荣提兵北上,马踏胡虏,一雪前耻的殷殷期盼。

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无论是这个时间线的刘荣,还是原时间线上的汉武大帝,都绝无可能承受天下人,对天子‘对外软弱’——尤其是对匈奴人软弱、退让的失望。

刘荣方才说了:开春加冠亲政,刘荣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对匈奴全面宣战。

而宣战的前提,是朝堂内外达成一致,将汉家数十年来的对匈策略:和亲制度彻底废除。

这一点,韩安国当然能明白。

于是,在小半个时辰前,才刚喊出‘死灰复燃’四字的韩安国,此刻却是心如死灰的低下头。

“臣,知罪……”

“身以为汉臣,却不明圣意,妄议国朝大政,更明悖陛下诏谕——此,臣之罪也……”

如果说先前,韩安国还抱着些许侥幸,期待自己可以因为一些奇奇怪怪的好运,全须全尾的走出这廷尉大牢;

那在刘荣这番细致的讲解之后,韩安国心中的所有侥幸,便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有罪,便是有罪。

矮要承认,挨打站稳,这是汉人的风骨,更是汉官的气节。

承认自己有罪的同时,韩安国也接受了自己的悲惨命运。

只是事已至此,韩安国依旧有一个疑惑。

刘荣,为何会来走着一趟?

自己戴罪之身、将死之人,又何德何能,劳刘荣亲自跑来这廷尉大牢,和一个将死之人摆事实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