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351章 吞金兽!(4 / 6)

——平均算下来,每人每年五千钱,每个月四百多钱,能买回来十来石粟,刚好能养活一家老小三五口人。

加起来,相府国库、少府内帑每年调拨给飞狐军的钱粮物资,价值便在一万万五千万钱左右。

但一个飞狐军,已经是由相府国库、少府内帑合力在供养了!

哪怕现如今,相府国库、少府内帑都早已不是开国时,穷的能跑耗子的状况,但至少相府国库的财政状况,至今都还是捉襟见肘的状态。

开国时,国库、内帑都没钱,自然是能省则省;

后来有钱了,内帑倒是能存钱。

但国库的钱——也就是每年的农税收入,别说是省下来、存下来一点了,一年到头来能别倒欠外债,便已然是上苍保佑!

没办法,相比起少府内帑‘供养两宫’的职责,相府国库即要承担起官员俸禄、政府运转,还要承担起一切琐碎的公共支出。

什么修条路啊~

挖条渠啊~

乃至于在尚冠里,为某位新得封的侯爵兴建宅邸,都需要相府国库来承担。

时至今日,相府国库年入农税数千万石粮、数百万石刍藁,折钱不到三十万万钱;

单就是飞狐军那六千五百万,便要花去相府超过百分之二的财政收入。

让国库再挤出百分之二,来供养程不识的河西都尉——更或是每年挤出百分之五,来供养韩颓当的朔方骑都尉?

这话,只要刘荣敢说,丞相就敢当场死给刘荣看!

所以,显而易见:朔方都尉、河西都尉这两支常备野战军,无论是一百一十万万钱的启动资金,还是后续每年五万万钱以上的维护成本,都由刘荣的个人钱包——少府内帑来承担。

对于少府内帑来说,这笔支出确实很大;

但也没到‘承担不起’的程度。

托太宗孝文皇帝、先孝景皇帝的福——相较于原本历史缺了一截的文景之治,为刘荣留下了单存款便超过二百万万,各式粮草物资更不计其数的充盈家底。

当然了,如果只有这二百万万钱,以及不计其数的各式物资,哪怕现任少府石奋是个受气包,也绝不可能或者让刘荣拿出内帑一半以上的存款,去组件这两支常备野战军。

事实是:自先孝景皇帝三年,刘荣太子监国开始,少府内帑的存款,就在以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速度暴涨。

——先是粮食官营!

虽然刘荣早早定下‘粮吃不炒’的大基调,再三声明粮食官营是为了民生而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