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382章 双刃剑呐~(4 / 5)

名字,以作为区分。”

“嗯……”

“司空?”

“亦或是……”

只思考了片刻,刘荣便否定了这个选择,却也下定了给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其中一个位置换个名字的决心。

而且最终改的,大概率会是御史中丞。

原因很简单:御史大夫无论改或不改,大家都知道他是三公之一的亚相。

但御史中丞,百十年来都是御史大夫底下的一个小弟,即便刘荣盈给抬上三公之列,也难免会被人所轻视。

所以,刘荣打算给御史中丞,换一个‘更像三公’的名字。

至于为什么否定‘司空’的备选,则是因为司徒、司空、司马,并非三百多年后的汉末三国才有,而是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经被明确记录在《尚书》当中的古三公。

其中,司徒对应如今的丞相,司空对应当下的御史大夫,而司马,便对应过去百十年来的太尉。

既然已经决定罢设太尉,改以大司马取缔——尤其还将太尉/大司马踢出三公之列,那司徒、司空这两个古称出现在三公当中,就多少有些不合适了。

具体改为什么,刘荣可以慢慢想——甚至可以先不改,直接让御史中丞做几年三公,考虑好了再改。

但改是一定要改的;

御史中丞,也是一定要取代太尉,成为汉家新的三公的……

“至于九卿么……”

“嗯……”

“宗正、太仆、卫尉、典客、大理、太常、郎中令七个,照旧。”

“——中郎将并入郎中令,再把卫尉、郎中令二者的权责明确划分一下,也就差不多了。”

“剩下的内史、少府——内史于今年年末正式拆分;”

“唯独少府……”

想到最后,刘荣再度陷入了两难之中。

不得不说的是:眼下,是汉天子动少府最合适、最完美的时机和创口。

于外,北方匈奴接连打了两场败仗,都跑来求和了,短时间内——至少近两年,根本没精力南下侵扰。

至于南方的赵佗,赖汉匈朝那之战、河套-马邑之战——这接连两场由汉家完胜的汉匈大战,南方百越之地也肉眼可见的消停了很多。

两三年前,先帝与刘荣交接政权前后,赵佗还隐隐有些蠢蠢欲动,颇有些在岭南搞个大新闻的架势。

但在朝那之战、河套-马邑战役之后,赵佗却是连自己的王宫都不怎么出了。

黄屋左纛不坐了,行文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