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愔等人的辅佐下进行改革。
关心民生,派出使都巡查四方,问百姓疾苦减轻徭役。
整顿吏治,将无才无德,靠贿赂奉承谋取官爵的人全部罢免。
改革军队,“诏九州军人七十已上授以板职,武官年六十已上及癃病不堪驱使者,并皆放免。”
这些改革都促使北齐走向清明,经济发展,军事增强。
但同时,很多被黜免的佞幸之徒都投靠到常山王高演、长广王高湛手下。
而当时北齐的军政大权也掌握在二王及太皇太后手中。
杨愔就建议高殷委任高演、高湛为刺史,架空两位亲王,加强皇权。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看了一眼后,就又琢磨那曲辕犁去了。
拙劣,太拙劣了!
你这不是上赶着找死吗?
才登基多长时间啊就这么大刀阔斧的改革?
军权还不在自己手里。
这手段太糙了!
比刘启还糙!
曹魏,
司马懿捋着胡须思索着。
这就是北朝大臣的素质?
未免有点过于幼稚了吧?
搞对手,要么别动,要动就动到底!不留余地!
给这二王安排职务就相当于是给他们留下了一口气儿。
打蛇不死终受其害。
对方一旦翻盘死的就是你!
粗糙,太粗糙了。
要么以天子惶惶大势稳扎稳打。
要么隐忍积蓄再一朝游龙出海!
学谁不好,想学诸葛亮那种玩不战而屈人之兵。
诸葛亮那是谁都能学的吗!
傻子!
但司空高归彦背叛了高殷,把密谋的消息泄漏出去。
高演、高湛知道后大怒,随即利用去尚书省拜职赴任的机会率兵在宴席上将杨愔等人捕杀。
高殷措不及防,在二王兵临城下的态势下诏封高演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自此,一切军政大事都被大丞相高演所掌握,皇帝高殷已成摆设。
公元560年八月初三,太皇太后娄昭君下令废黜年少的皇帝高殷为济南王,食邑一郡,出居别宫。
高演即位为帝,命长广王高湛将其迁居晋阳。
公元561年九月,高演密令高归彦去晋阳将高殷杀害,时年十七岁。葬于武宁陵之西北,谥号闵悼王。
从这一秒开始!北齐迎来了新的即位制度!叔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