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七十三章:大明亡于1644年(3 / 7)

九,崇祯帝为挽救江山社稷做了最后的努力。】

【他终于放下了皇帝之尊,去哀求大臣和皇亲国戚亲们捐款,给防守北京城的士兵发军饷。】

【结果,皇亲国戚一毛不拔,满朝文武装疯卖傻。】

……

{三千人?百万!吃的完吗!}

{这事人家吴襄已经跟崇祯直言不讳了,因为明军战力极差,给养匮乏,装备又差,训练不足,一切都很差。}

{但总兵打仗时候要保命,就养了一批亲兵,给他们数十倍的薪水、最好的装备和给养。}

{简直就是自己的兄弟手足,平时供给他们“细酒肥羊、纨罗纻绮”,吃好喝好穿好。}

{所以真正能打的也只有这些少数由主将重金豢养的亲兵。}

{而这三千人在关外辽西走廊都有价值数百金的土地、庄园,现在让他们把自己的财产全部扔了入关,总要把他们安顿好,财产损失总要设法弥补,还有依附在他们土地、庄园的人口就更多了,也要安顿好,一百万两银子恐怕还不够。呢。}

{三千家丁……的确是比一般总兵强得多,满桂战死时身边就一百家丁。但这和满清比就差太多了。}

{也难怪当时在南方的葡萄牙人认为一万多精锐葡萄牙士兵就可以占领中国,假如不考虑九边的精兵,内地的守备部队确实不堪一击。}

{关宁铁骑来不来,其实都很难有什么大改变,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为了保卫财产和家园,他们与清军作战时意志顽强,但也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士兵拥有关外的土地、房屋这类不动产,所以让他们抛弃关外财产入关勤王,代价极为高昂。}

{问题也是如此,他们放弃了恒产入关,能不能还有那个心气也难说啊。}

……

天幕上。

一名宦官对着一名老者道:

“国丈是皇后娘娘的爹,当今老泰山,与大明休戚与共,更应为表为率。”

“万岁爷并不难为国丈,只需国丈拿出十万两。”

老臣眼角嘴角一起下拉,摆出一副哭丧相:

“老臣哪有这许多钱呀!”

宦官嘬了嘬牙花,笑道:

“国丈广蓄家产,如果这天下姓了李,您这千万之富可守得住?”

老者无力摆手道:

“老臣实在没得,没得……老臣全家勒紧裤带,捐……捐一万两。”

宦官笑容一僵,淡淡道:

“宫内有名有姓的公公都各捐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