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八十三章:清章帝·爱新觉罗·福临(2 / 7)

竹简上的墨痕越发缭乱,完全不成字体。

一旁的稚嫩小童咬着手指好奇的看着。

直到天幕里的一言翻过,男人还在埋头苦干,凭着记忆写完记载。

“阿父?”

稚嫩的幼童看着父亲。

男人看着只有自己能辨认出字迹的竹简,对身边的幼童道:

“迁儿,你要记住,我家乃先周室之太史也,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不绝于后世。”

男人看向天幕,眼中透出一丝兴奋。

“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

“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我等太史公每到冠礼之后必壮游天下!”

“一是探寻,二是证实,三是碰撞。”

“借由对历史的记录和探索,了解理想的政治之道、人间秩序。”

“我们知道要用什么方式把错误彰显出来,把是非的标准定下来,并且懂得如何彰显一个人做的事情是对的、好的,另一个人做的事情是错的、坏的!”

“我们要在所有人中看出人才,知道给人才什么样的地位,让他发挥!”

“反之,我们也要看出什么样的人是坏人、无能的人,如何把他从不对的位置上排除!”

“孔子曰: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司马谈看向小司马迁,笑道:

“历史是实际的、具体的,其中有事情所产生的各种头尾,有人所作为的各种动机,这些都能更好地教给我们人间智慧。”

“这就是太史公的意义。”

司马谈抬头望天,感慨万千。

“天幕,不是独属皇帝的历史。”

“也是我等太史的理想验证。”

“未来的封禅大典,真是期待啊!”

……

天幕上。

头戴朝冠的小皇帝坐在龙椅上。

面前,一群看不清面容的大臣们束手而立。

……

【就在多尔衮死后半个多月,顺治皇帝传谕议政大臣等说:“国家政务,悉以奏朕,朕年尚幼,未能周知人之贤否。”】

【“遇紧要重大事情,可即奏朕,其诸细务令理政三王理之。”】

【大臣奏曰:“议推大臣,恐不免稍迟。”】

【帝曰:“迟而得当,何伤。但速而不得其人,是所忧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