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百零六章:丁随地转·摊丁入亩(6 / 6)

。这样一算,六尺仅有标准的四尺八寸。}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提出:亩数有大小之分。}

{二是一旦推行丁随地转,有人卖田,必定会先卖良田,剩下次田,再缴纳丁银就有困难。}

{三是有人卖了田,数字还在他名下,就会导致已经没有了田,却还要替买主代缴丁银。}

{那解决办法是什么?}

{李维钧提出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等,丁银按地亩等级摊派,这样虽不能彻底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解决了大部分难题。}

{就这么简单?}

{方案简单,推行可不简单。}

……

【接到雍正的任务后,李维钧将收集到的意见做了调整,制订出妥当的处理方案。】

【于雍正二年开始在直隶推行。】

【丁随地转从雍正元年六月提出,到十一月雍正决心下定,仅仅半年时间。】

【康熙朝争论多年、悬而未决的政策就被确定下来,不能不说,雍正的魄力是超凡的。】

【此后两年内,福建、陕西、甘肃、江西、湖北、江苏、安徽等省,陆续施行丁随地转的政策。】

【唯一例外的是,山西直到雍正九年(1731)才慢腾腾地执行。】

【雍正对此也没有责怪,他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推行政策。】

【而丁随地转制度的确定,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这一制度取消了征税的财产、人口双重标准,让赋税负担更趋合理,同时保证了税收来源的稳定,是损害富人、有益穷人、利于国家的行为。】

【而这一制度的实施,也让流行千年的丁役制不再因个人的存在而必要缴纳“人头税”。】

【人头不再是丁役牵连下的僵化“器官”】

【史称:摊丁入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