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击,之后即班师返回,以马匹粮草不济为借口,驻兵不动了。】
【被推到最前面去的乌勒登一看上司们都是如此,他也有样学样,擅自停止了西进。】
【清军将领的彼此推诿,一误再误,致使阿睦尔撒纳从容远遁,直至到达左哈萨克境内。】
【哈萨克与准噶尔毗邻,清廷平准,让它有唇亡齿寒之感,故而左哈萨克汗阿布赉对阿睦尔撒纳表示欢迎和支持,还将女儿嫁给了他。】
【乾隆对此气愤不已,认为阿睦尔撒纳本已穷途末路,却仍能逃至哈萨克,完全是前线将帅庸懦无能所致。】
【他降旨将策楞、玉保革职,解京治罪,另由达勒党阿接替策楞的定西将军一职,继续向哈萨克追索阿睦尔撒纳。】
……
大明·洪熙时期
朱高炽仔细打量着天幕。
“承平日久,毫无斗志。”
“将领素质连雍正之时也不如了。”
朱瞻基同样感叹着:
“真是,如出一辙啊。”
清朝开国之时,八旗兵势若破竹。
但到了乾隆时期,也一样堕化了。
“真是想不通,汉唐之时兵力是怎么保持的……”
……
大清·太宗时期
皇太极知道八旗子弟一定会腐化。
他怎么也想不到会腐化的这么快!
“这俩人根本没有活的必要!”
“准噶尔……”
皇太极背负双手,来回踱步。
乾隆现在就像是在照李隆基这面镜子。
准噶尔若是彻底被灭,乾隆会不会也像李隆基一样呢?
……
【阿布赉极力庇护阿睦尔撒纳,并替他向乾隆求情,称阿睦尔撒纳“如穷鸟投林,擒献不难,但恳求大皇帝网开一面,饶他一命”。】
【乾隆的态度则十分坚决和强硬,见哈萨克方面不肯交出阿睦尔撒纳,便下令清军直接入境捕捉。】
【乾隆二十一年(1756)四月,乾隆令吏部尚书达勒当阿率军一千人,傅尔丹之子哈达哈率军三千人,兵分两路进入哈萨克。】
【南北两路清军都进入了左哈萨克境内。】
【阿布赉见状,也决定出兵帮阿睦尔撒纳打仗,两人分路迎击清军。】
……
大宋·真宗时期
赵恒天真赞叹道:
“这二人竟有如此情谊?”
“与先前的达瓦齐被俘,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