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72章 共创佳话(5 / 6)

入则华夏’一派就占据上风。

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相反的就是宋、元以及后来的满清,对身份尤为的强调。

华夷之辩也最为激烈,而保守派占据绝对上风。

现在的大明,朝廷支持四夷皆华夏支脉,所以很快包容派就占据了绝对上风。

之所以会这么快就分出结果,很大一个原因是科举临近。

谁都不想被人扣上一个,‘反对朝廷政策’的大帽子。

立场这东西,哪有利益来的重要。

朱元璋对读书人的识时务很是满意,但同时也非常鄙视他们的操守。

-----------------

自从那日在酒楼被一少年驳斥,方孝孺就将自己关在了客栈,谢绝了所有访客。

那天的事情早已传开,大家都知道他受了刺激,所以纵使被拒绝也并没有生气。

关系好的担心他的状况,拖店小二去打探,得知没有大碍才稍稍放下心来。

关系不好的,对他怀着妒忌心里的,则幸灾乐祸,巴不得他产生自我怀疑,从此一蹶不振。

毫不相关的人,则在一旁看热闹。

如此不知不觉过了半个月,方孝孺的房间门终于打开。

从里面走出了一个形容枯槁的人。

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吓了一大跳,怎么将自己折腾成这个样子?

关系好的立即上来打招呼,询问状况。

方孝孺的感激的道:“谢诸位好友的关心,方某无碍。”

众人见他目光沉稳,就知道他想通了,也放下心来。

一位名叫严希文的同乡说道:“能走出来就好,科举临近,你好生歇息几天,莫要误了考试。”

其他人也纷纷出言安抚。

方孝孺却摇头道:“谢大家关心,不过我已经决定,放弃本次科考。”

众人震惊不已。

严希文试探的道:“你准备参加明年的正科?”

方孝孺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道:“等我何时想通了,再来参加科考。”

“啊?”严希文大惊,连忙劝道:“万万不可啊。”

“道可以慢慢去寻找,科举关系重大,错过一次就是三年,希直三思啊。”

其他人也纷纷劝阻:

“以希直的学问,必定榜上有名,如此放弃太可惜了。”

“此事不只是关系你一人,而是整个方家,希直莫要任性。”

“是啊,希直你万万不可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