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多亏了太子才给治住。”“要不都说太子是天命圣君吗,还有陈伴读也是天命贤臣。”“织布机就是陈伴读改良的,用了新梭子,织布比以前快了十倍。”朱元璋的脸色好转了不少,但还是感觉火辣辣的。因为按照他的本心,巴不得多征税,从来没有考虑过减税的事儿。这些惠民政策,都是陈景恪力主之下才推行的。但老百姓不知道这些啊,将功劳归在了他身上,对他感恩戴德。妥妥的属于白捡的便宜。当然了,朱元璋的强势,才是这些政策落实的主要因素。在这件事情里,他的功劳并不比陈景恪小。可是对于他来说,功是功过是过,不能因为后来的功就忘记之前的种种苛政。所以,他依然觉得羞愧。马娘娘见他脸色有所好转也放下心来,继续问道:“朝廷强制拆分宗族,将部分百姓迁到北方去,听说民间反对声音很大”那老汉顿时就乐了:“嘿……说起这事儿才好笑。”另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也乐呵呵的道:“可不是咋地,很多人的亲戚朋友都被迁走了。”“一开始大家都不愿意,没少骂朝廷。”“后来朝廷将腾出来地分给剩下的人,就没人骂了,都夸朝廷政策好。”众人都笑了起来。什么邻居,什么亲戚朋友,有地重要吗他们不走,我啥时候才能分到地最初的那个老汉说道:“我家以前没地,只能给人家当佃户。”“就是那次迁徙人口,朝廷给我家分了八十亩水田。”“看到这两只羊了吗就是去年才买的,家里还喂了好几只鸡。”“以前地里的一根草都是别人家的,上哪养得起羊啊。”其他人也你一言我一语的述说起来。宗族被拆分的最厉害,当地百姓突然发现,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乡绅恶霸就没了。再加上分了地,顿时就成了新政的拥护者。家家户户分了地,养起了猪羊鸡等家禽家畜。自己当然是舍不得吃的,都是卖给有钱人家。不过有了钱,逢年过节还是能见到一些油腥的。总之就是,洪武十六年十七年之后,百姓的日子就变好了。马娘娘听的欣慰不已,老朱也终于恢复常态,重新加入进来。众人一直聊到半晌午,那几个老汉各自起身离开,不一会儿一人提着两个罐子重新回来。“聊着聊着就到了用饭时间,老弟、弟妹你们别嫌弃,一起用一点如何”远处的汤和见状就想过来,被朱元璋摆手给阻止了。“哈哈,谢谢几位老哥,那咱就不客气了。”这会儿民间依然是一日两餐,早上起来干半天活儿吃第一顿饭。有些人是再干半天吃第二顿饭,还有些人则是干完一天活,晚上回家之后才吃第二顿。因为吃完饭就睡觉,早上起来又饿了。百姓就会觉得浪费,往往都是对付两口就当是吃过了。所以仔细算起来,每日只吃
第354章 当面抽老朱大嘴巴子(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