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了这个猜测。
朱标登基后虽然没有公开打压勋贵,但对于勋贵子弟违法之事处罚非常严重。
且一直在限制勋贵的权利。
被打压久了,他们是不是有别的想法了?
如果这时候燕王再许诺点什么……
后果不堪设想啊。
群臣再次坐不住了,弹劾朱棣的奏疏再次堆满了朱标的御案。
这次群臣不敢再去找马娘娘,但直接把状告到了朱元璋那里。
太上皇快回来吧,燕王要造反啊。
您也不想您的儿子刀兵相向吧?
还有,跟随你打天下的勋贵们似乎也有异动,您老人家赶紧回来吧。
对于这些弹劾,朱标表现的也很生气。
他先是勒令朱棣禁足,未经允许不得外出。
然后令燕王水师撤回渤海湾,并赔偿所有受害船主的损失。
同时也严厉警告了勋贵集团,让他们老老实实做人,不要有不该有的想法。
做完这一切,他才找群臣商量,怎么处置燕王。
这下轮到群臣头疼了。
这可是马娘娘的儿子,大明的塞王,这事儿我们岂敢发表意见。
伱是皇帝,有人威胁你的皇位,你自己不知道怎么办吗?
问我们是几个意思?
但话说回来,怎么处置燕王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
废了?圈禁?
群臣倒是想这么干,可一来燕王并未真的造反,只是行为出格。
二来太上皇和马娘娘那一关也过不去。
所这两个法子都不太行。
让他回北平?
别闹了,开弓没有回头箭,有些事情做了就没有回头路了。
以燕王的实力,放他回去岂不是放虎归山?
于是问题的解决方案指向了唯一的那个答案。
就藩吧。
赶紧找个封国,将他丢过去吧,一了百了。
朱标也心动了,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封到海外去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
但紧接着新问题来了。
封到哪?
群臣一致决定,绝对不能封在大明周边。
就燕王这野心,封的太近怕他依然不死心。
最好有多远封多远,如果能封在秦王那边就更好了。
只是大明朝廷手中掌握的土地,确实没有适合的地方。
群臣又麻了。
这可怎么办是好?
就在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