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的人多了谁来干活,大好局面不能坏在咱手里啊。”
“所以就只杀了其中的的典型,罪责较轻又肯干实事儿的,就暂时饶过他们这一次吧。”
傅有德点点头,半开玩笑道“这次没诛人家九族,也不像是您的风格。”
朱元璋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咱是真想将……嗯,用陈景恪的话说就是,拿着族谱挨个杀干净。”
陈景恪经常说一些浑话,什么‘嫌族谱太厚’、‘死一族谱’之类的。
此时想想,确实挺有意思的,不知道京城那边情况如何了。
傅有德也不禁再次感叹,陈伴读真是宠冠天下啊。
发散了一下思维,朱元璋才继续说道
“但没办法,大明缺人啊。”
“马上又要在南洋分封二十个诸侯国,至少需要迁徙三四百万人过去。”
“咱现在天天发愁哪里弄出这么多人出来,恨不得大姑娘小媳妇一天生一个。”
“又哪里舍得拿着族谱杀人啊。”
“这些犯官的亲族加起来有一万多人,杀了太可惜了,正好全都发配到南洋去。”
听他主动提起分封之事,傅有德也借机打探道
“皇上说今年要大分封,臣斗胆一问,不知……”
朱元璋没有隐瞒,说道“放心,南洋二十诸侯国,五个亲王国,五个侯国,十个伯国。”
闻言,即便是以傅有德的城府,也忍不住露出几分喜色
“这下勋贵们的心就可以放回肚子里去了。”
恐怕放心的不只是其他人,还包括他自己。
朱元璋没有揭穿他的小心思,而是说道
“你是国公,不在第一批分封之列,不怪咱吧?”
傅有德连忙说道“臣不敢,陛下如此分封自有道理,臣悉听陛下吩咐。”
这倒是实话,大明十几个国公,如果有人封了有人没封,那没被封的肯定不高兴。
但大家都没封,自然就没人说什么了。
至于朝廷为什么不封国公,反倒是不那么重要了。
或者说,朝廷肯定会给一个理由,等着就是了。
果不其然,接下来朱元璋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封国公。
“每一位国公都是大明的顶梁柱,现在朝廷离不开你们。”
“且南洋未来是大明的腹心之地,也不会允许特别强的势力存在。”
“把公国封在这里,朝廷会不舒服,伱们也会束手束脚。”
“封几个侯国伯国,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