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09章 勿谓言之不预也(2 / 6)

,可以更好的支援边境诸侯国。

让边境诸侯国可以全力与四夷作战。

特殊时刻,比如边境诸侯国一旦失守,第二圈诸侯国能顶上去。

就算打不赢,也能为周王室争取调兵的时间。

周王室居天下之中,手握中原膏腴之地,没有安全隐患,可以安享天下。

即便发生了犬戎之乱,也有诸侯国来救援,让周王室又苟延残喘数百年。

这个理论一出,本处于劣势的支持派顿时就兴奋起来。

看看,看看,这才是真相。

老祖宗什么都想到了,都是后人把经给念歪了。

反对的一方则嗤之以鼻,古人能想到这么多?

然而此言一出,就犹如捅了马蜂窝一般。

啥意思?侮辱古人,羞辱先贤是吧?

祖先就是厉害,要不然夏商周国祚能那么长?

要不然后人依然在使用周礼?

没有周公,哪有今日的华夏文化?

大帽子一扣,反对派立即溃不成军。

支持派乘胜追击。

古人的智慧超乎你的想象,很多东西他们都想到了,只是太多被遗忘了。

还有一些被刻意曲解了。

夏商周的分封,就是非常完美的制度,事实摆在眼前你有什么可狡辩的?

吵着吵着,话题就跑歪了,变成了要不要复兴周礼。

如果复兴周礼该怎么实施。

总之,大家为了一些有的没的,打不完的口水仗。

普通读书人只是习惯性参与,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成了别人手里的工具。

一个话题能在京城被炒作起来,背后往往有推手。

而推手炒作这些话题,自然是有其政治目的。

但他们不知道没关系,有些人知道。

朝中那么多大臣,但凡政治敏锐度高的,都察觉到了事情的异常。

他们开始思考,这幕后推手是谁,目的是什么?

话题起源于方孝孺的文章,他是陈景恪的挚友。

那么他的这篇文章,会不会是出于陈景恪的授意。

如果这个猜测是真的,陈景恪的目的何在?

再往深处想一想,以陈景恪和皇家的关系,这事儿大概率得到了皇帝授意。

那么皇帝目的何在?

复兴周礼?别闹了,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问题的核心,还是分封。

皇帝想拿分封做什么文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