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74章 兵发西州(3 / 9)

更是逼迫佛道主动向外传教。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竞争,两教也达成了默契。

道教选择了南方和出海,佛教则选择了北方和西方。

有很多佛教徒,主动与西域的佛教取得联系。

西州佛教徒正发愁没有靠山,而朱棡发愁没有突破口进入西域。

双方可以说一拍即合。

在此期间,朱棡派遣大批佛教徒进入西州,以交流的名义,宣扬大明的种种思想。

可以说,目前西州百姓在内心里,更加认同大明,而不是异教徒察合台汗国。

这也是朱棡有把握利用一个冬季,就稳定西州的根本原因。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他大哥朱标要退位。

大侄子登基,他自然是没意见的,还很支持。

谁敢反对,他就敢把谁家户口本给清空。

但正因为支持,他才更不愿意在此时开战。

皇位更替是必然会出现一些政局变化的,哪怕朱雄英早就获得朝野认可,都无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更何况,前不久老朱才大开杀戒,将孔家和理学给摁了下去。

难保会有某些不死心的借机生事。

作为三叔,他觉得自己不能在此时,给大侄子制造不必要的风险。

况且,就算过完年再动手,他也一样有把握轻松击败察合台汗国。

不过为了震慑地方,也为了筹备明年的军事行动,他没有回去参加朱雄英的登基大典。

就连朱棣、朱柏等人,都没有回去。

事实上,他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听说大明发生皇位更替。

边疆各部族确实有些骚动。

不过并不是要趁机生事,而是害怕换了皇帝,之前推行的安民政策被废。

朱棡在过年期间,亲自巡视了各个部族进行安抚。

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大家一看晋王尚在,顿时就安下心来。

毕竟比起朝廷政策,大家还是更愿意相信朱棡这个人。

这就是边疆地区的常态,人比政策可靠。

往往都是因人成事,也因人而导致事废。

历史上此类事情不胜枚举,最典型的就是班超。

目前在河西之地的朱棡,也是这种情况。

大家对他个人的信任,是远远超过朝廷的。

只要他在,人心就乱不了。

——

有句话叫自助者天助之,就在朱棡有些遗憾,错过一个好时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