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91章 有为无为(2 / 6)

还好。

等过上十几年再回头去看,才陡然发现世界已经变了模样。

这是在不进行流血革命的情况下,陈景恪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目前来看还算成功。

所以他才顺势推出了大同思想,就是要尝试完成思想上的大转折。

他只弄出了一个框架,而没有面面俱到。

一方面是自己的能力确实有限,另一方面是给其他学派留下生存空间。

这样就能减少阻力。

他从来没有想过,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完成那个人的功绩。

但他要给世人树立一个标准,一个很高很高,无限接近于那个人的思想的标准。

即便三代五代,十代二十代人都无法完成,也无所谓。

种子已经种下,总有一天会发芽结果的。

现在对官僚体系的重构,就是一次触及本质的变革。

不只是增加职位那么简单,更是要把政府机构的职能,从治心向治事转变。

陈景恪停了一会儿,给众人思考的时间,然后才继续说道:

“基于以上原因,之前的官职设置非常简单。”

“一个县才两三个命官,其余都是辅佐的吏。”

“一旦朝廷想做什么事儿,就会发现人手不足。”

“不可能指望这两三个人包管一切,不说能力问题,精力也不足。”

“大明变革推进效率低,很大一方面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要想变革顺利进行,就必须要扭转这个思想,将单纯的管人,变成管人和管事两手抓。”

“甚至管事儿的重要性,还要超过管人。”

众人心道果然如此,就是冲着这一块来的。

就是不知道他要如何完成这个转变。

大家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生怕听漏了关键的地方。

陈景恪扫视了一圈,见众人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很是满意。

“为什么管事儿的重要性,还要超过管人呢。”

“首先说说管人,所谓管人其实就是治心。”

“古人认为,将人心管好了,天下自然大治。”

“所以,华夏思想自古以来最重治心。”

“这一点其实没有错,世间的大多数矛盾,都是人心引起的。”

“人心不治,世界就不会安宁。”

“但错就错在,朝廷将治心作为了唯一手段。”

“老子说的很清楚,治大国如烹小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