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虞钳制,南与袁绍交恶,北有乌桓、鲜卑等威胁,最终方才内外交困而兵败身亡。
只是,公孙瓒同样也有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不恤百姓、睚眦必报、刚烈过甚……
因此在李基看来,公孙瓒之败并非是败于武勇,而是败于性格缺陷。
等袁绍麾下那一群一个比一个阴险且并肩子上的谋臣团相比,公孙瓒恐怕到死都不知道自己中了多少攻心之计。
在李基看来,公孙瓒绝对算得上是一把双刃剑。
将这把双刃剑磨砺得更锋利,且不会伤到刘备,又能为刘备所用,亦是此战的关键所在。
而公孙瓒如何能知身旁的李基不过是转瞬之间的念头便已是千回百转,乃至于从地图上所标记出来的兵力形势,已经联想到了地图之上的大势得失了。
相反,李基那带着一丝探究的目光,还让公孙瓒以为自己哪里说错了什么,道。
“子坤,可是尚有哪里不明?”
李基很自然地摇了摇头,皱着眉地开口应了一句。
“局势……难!”
兵力的差距,再加上刘虞与公孙瓒的理念差异,让李基实际能够调动的实则仅有四万余的兵马。
更重要的是,渔阳郡与广阳郡之间那一带都是平原,仅有的几条河流横穿而过。
可对于高达十余万的乌桓骑兵而言,那几乎就是投鞭断流,根本不足依仗为地利野战。
所以……
李基细细地向公孙瓒询问了关于刘虞的所有做法与决策,再结合着眼下的局势。
李基发现刘虞一方面聚集兵力意图死守蓟县,一方面派人不断尝试与乌桓说和,不能说一无是处,反倒算得上是保守稳妥之策。
只要蓟县不失,那么汉军就始终留了一颗让乌桓忌惮的钉子牢牢钉在幽州。
如此一来,即便乌桓再如何肆意劫掠,最终也必然只能退回草原。
而让乌桓不敢当真类似于熹平六年天子刘宏强令汉军迎战鲜卑而大溃败,致使并州朔方、五原、云中、上郡四郡以及一部分西河郡彻底落入鲜卑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