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387章 论春秋笔法(2 / 4)

则是需要以刻刀一点点地在竹简上刻写出来。

往往一卷万言文,一些刻字不熟练的士子,甚至需要耗费一个月的功夫进行刻写。

这一刻,贾诩为手中书册而震撼之余,脑海里仅剩一个念头。

那便是……变革!

自此,无数士子一书难求的窘境或将彻底解决。

推动了这一切出现的李子坤,将会被无数的士子奉为恩师一般的存在。

不管李子坤是否能辅助主公成就大业,统一天下,三兴大汉,李子坤之名亦必然要彻底在史书之中留下深深的痕迹。

且由于李基此举将有功于无数士子,恐怕就连史官都会本能地以春秋笔法为其掩盖丑闻,而大书其功绩。

最后,贾诩瞪大着眼,询问着一处关键,道。

“此书册,作价几何?”

夏侯博回忆了一下,答道。“子坤先生曾言此书册成本约为十钱左右,且待规模进一步扩大后,还能压缩。”

十钱?!

贾诩在心中准备了许多答案,却是万万没想到会便宜到这种地步。

骤然,一道灵光自贾诩的脑海之中闪过,让贾诩忍不住大笑出声。

“哈哈哈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子坤啊!子坤!!世人言赞汝智计无双,却万万不知治国方是汝之所长……”

“仁德书院建立之时,汝坚持书院需以‘有教无类’之名开始尝试招收平民学子。”

“当时,吾尙觉得此举除了牟取名声之外毫无意义,平民学子根本买不起书籍,仅凭定期到书院外的广场识字,以树枝充笔,以地书写,需何等聪颖之人方能入学。”

“原来,这便是你的后手,重重地敲开由世家所完全把持的教育大门的后手所在!”

若是李基先拿出改良纸张与活字印刷术,那么即便此物依然会成为不可逆的大势滚滚向前。

但在此基础上,李基再建立“仁德书院”且大肆招收平民学子“有教无类”,那么纵使是再蠢的世家中人也定然会明白李基的目的。

总会有旧时代的残党是接受不了新时代的变革的。

届时,世家为了维护地位不遭受到底层蝼蚁的冲击,必然会本能地对根基不稳的刘备集团进行疯狂反扑。

而如今,刘备集团的根基已稳,所开垦的良田无数,海外又有着源源不断可以重新制定经济规则的金银输入。

并且“仁德书院”在四年余的时间里,也已经彻底站稳脚跟,成为了无数士子心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