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三章:为君之道(3 / 4)

北宋官家 月麒麟 3471 字 2024-03-19

焉知他是否在借丁谓邀名?”

“即便二者都不是,官家焉能确定,倘有一日,他坐上丁谓的位置,不会如丁谓这般?”

“今日之事,固然是丁谓针对寇准,但丁谓在中书多年,诸事皆料理得当,先皇亦颇加赞誉,官家以今日之事而断定他是无德无行之人,又是否太过草率了些呢?”

和刚刚的温和不同,此刻的刘娥言辞犀利。

虽然她并未刻意表露气势,但是,那股扑面而来的强势,却仍然让赵祯倍感压力。

不过,这也恰恰证明了,刘娥是在认真的和他探讨这件事情,而并不是像之前一样,带着半哄孩子的性质在谈话。

因此,赵祯心中在绷紧弦的同时,反而感到有些振奋。

第一步总算是迈出了半条腿,能不能真正走出去,就看接下来了。

轻轻的吐了口气,他并不急着回答刘娥的问题,而是认真的垂眸思索起来。

刘娥也不着急,就这么静静的等待着。

终于,过了半盏茶的时间后,赵祯抬头,道。

“观一事而定一人,的确是不智之举,观诸事而定一人,恐亦未必准,但为君者何必定人?”

“听其言,观其行即可。”

“其言其行若德昭功高,则用之,其言其行若卑劣无能,则弃之,以行用人不以心,以法度约人不以党,则政可明矣!”

和明清时期皇帝乾纲独断,事必躬亲不同,宋人认为,皇帝的职责在于用人。

所谓圣天子垂拱而治,也即皇帝并不直接决断诸事,而是选用宰执来辅佐治理天下。

这一原则贯彻在中枢整体政务运转当中,可以说是大宋立国的基石之一。

所以,刘娥刚刚的几个问题,也全都是围绕在识人之上。

应该说,对于这个观点,赵祯实际上也是认可的。

毕竟,皇帝再出色也只是个人而已,世袭制的性质决定了大多数的皇帝注定是平庸的。

所以,选用贤才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确是一个于国有利的办法。

所以,眼下他和刘娥的分歧在于,什么才是贤才?

赵祯认为中书宰执,需当德才兼备。

但是刘娥却毫不留情的指出,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谁都想要德才兼备的大臣,但是,实践起来却无比困难……

“听其言,观其行,说起来容易,可世事繁杂,岂是贤与不贤可以囊括的?”

赵祯的话让刘娥有些触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