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九十一章 刘彻的宏大叙事(3 / 4)

“以至于我国使团途径各国时,依旧受到这些小国刁难限制,代表大汉的使团尚且如此,遑论对外贸易的商队。”

“在这种条件下,莫说是有利可图,商队人财两失亦是常有的事,自是很难展开大规模的对外贸易。”

“嗯……”

刘据再次颔首。

这的确是个问题,他忽然明白刘彻在历史上不惜一切代价攻打大宛的目的了。

购买大宛的马匹说不定只是一个借口,他更想打通的可能是这条商路……这种手段刘彻用的得心应手,许多时候向他国派去使者,本质上送去的都是人形宣战书。

而且攻下大宛之后,目的似乎也达到了,自此沿途小国纷纷向大汉派来使者归顺,只差一步就可以在被汉军屠了的轮台设立西域都护府。

只可惜,随后李广利就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大败。

大宛之战给这些西域小国带来的震慑土崩瓦解,他们再次活在了匈奴的阴影之下,刘彻心知此时再设立西域都护府无异于白给,才不得已下了《轮台诏》。

现在细细想来,这原本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连环国策。

攻打大宛——震慑小国——设立西域都护府——开启丝绸之路——对外贸易——金融霸权!

刘彻的“大一统”比想象中的还要宏大。

可惜这个宏大的叙事,却中断在了与匈奴的战争中,夭折在了设立西域都护府之前。

或许这才是刘彻毕生最大的遗憾,比求仙不成更大的遗憾,在他想讲述的故事中,他本来是要成为真正实现“江河所致,日月所照,皆为汉土”的雄主的,却活成了一个后期倾轧的暴君……

“最后,还有下官看来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货币。”

桑弘羊继续说道,

“西域诸国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

“而我大汉,则以铜为钱,货币难以与西域相通。”

“铜与银价值不等,银在我大汉与黄金一样,仍是稀缺之物,为王公贵族打制器物礼器之用,难以形成作为货币使用的规模。”

“而西域诸国又认银不认铜,以至于我国与西域诸国展开贸易,必须使用实际货物以物易物,这便难以在对外贸易中形成大汉有利、他国失利的形势。”

“正所谓‘本重币虚’。”

“对于国家而言,货币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穿又不能铸造兵器,哪怕拥有再多,等到关键时刻皆不过是一堆财富的象征之物,真正赋予货币价值的,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