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一般烧伤烫伤用它敷上。可以清热,如果是孕妇患了热病。那么把井底泥敷在心口那里,敷在肚脐和丹田那儿,可以保护胎儿不受热邪的侵犯,不会因为发烧而伤了胎儿。”九婆不紧不慢地解释道,话落端起茶杯,优雅的轻抿了一口绿茶。
钟毅有感而发道,“在普通人眼中,中医用药往往不好理解,用些树皮、草根、昆虫、矿物就能治病;而按照现代西医的看法,中药更是匪夷所思,很多中药尽管有效,但似乎并不包含相关的有效成分,比如白芷、防风、麻黄等治感冒的药并没有杀毒抑菌的成分,这与现代药理学似乎并不相符。其实中医用药完全是用药的性味,用药的寒热温凉等偏性和酸、苦、甘、辛、咸五味来对应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和气血盛衰,是通过帮助人体功能恢复正常,然后让人体自身祛除病邪,从而保身长全,并非现代西医用药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针对病毒起效的路子。
用西医的眼光来看中医中药,就像让牧师来考核和尚,完全一无是处。换句话说,中医是‘治人’,西医是‘治病’,中医为了救人而治病,而西医常常为了治病而伤人甚至杀人,对病灶的穷追猛打,往往伤害了其他脏器和部位的健康。”
“钟老说的很对。”九婆认同地点点头道。
钟老接着又道,“举例说明,中医有两个著名的用泥土治病的方子,一个是‘黄土汤’,一个是‘井底泥’。‘黄土汤’源自‘金匮要略’,用‘灶心土’——即是烧柴火的土灶中正对锅底的黄土——来治疗脾阳虚不统血而导致的便血下血等症。这个土还有个很厉害的名字叫‘伏龙肝’,‘伏龙’为灶神之名,灶神又称灶帝、灶君、灶君菩萨、灶王爷,是民间信奉的五祀之一。”
“这不是封建迷信吗?”程母咂舌道。
钟老轻笑摇头道,“宋洪迈《容斋四笔》曰:‘伏龙在,不可移作。所谓伏龙者,灶之神也。’称灶心土为‘伏龙肝’,是为隐替‘灶’、‘土’等土俗之称。以‘伏龙’隐‘灶’之名,以‘肝’替‘土’之称。《名医别录》曰:‘此灶中对釜月下黄土也……以灶有神,故号为伏龙肝,并迂隐其名耳。’当然说得再天花乱坠,其实就是一块烟熏火燎的黄土而已,这块土凭啥能治血症呢?它含有止血成分吗?能加快血小板凝固吗?似乎都不是。有些事情无法解释,却有效的治病。”
九婆轻笑道,“西医们估计会马上把黄土拿到实验室去化验,发现里面有维生素若干,矿物质若干,微量元素等若干……理论上,这些东西好像不是用来止血的,倒像是补充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