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
就是为了给朱棣筹措军费。
彼时的朱棣因为连年对草原用兵。
需要大量的军费。
所以在南越看到这些稀有的香料的时候。
郑和便第一时间将其运回到了大明。
这些香料刚进入大明的时候。
因为物以稀为贵的原因。
在开始的那段时间里。
确实紧俏的不得了。
无论是京城还是地方上的达官贵人和富户士绅。
都对其趋之若鹜。
这也导致这些香料的价格居高不下。
在最开始的时候,甚至算得上是一种硬通货。
那时的大明,本身就很缺钱。
再加上对外征战,花费的也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这样一来,给官员们的俸银自然就不够了。
不过朱棣也想了个法子。
那就是用这些能够充当硬通货的香料来抵扣官员们的俸银。
当一开始朱棣提出用这些南越来的香料抵扣官员的俸银的时候。
那时候的官员们还是很乐意的。
因为这些香料从衙门里拿出去,就立刻能换成白花花的银子。
总比那些宝钞和折色或者是拖欠俸银要来的好的多。
如此一来,朝廷既筹措来了军费。
又解决了官员们的俸银问题。
简直就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尝到了甜头的朱棣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东西。
于是频频的派郑和下西洋去搞这些香料。
但是随着郑和下西洋的次数越来越多。
香料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了起来。
少则几万斤,多则几十万斤的香料疯狂的运回大明。
然而这些香料又不能当饭吃,也根本不是普通人家能够消费得起的。
消费得起的人家,又消耗不了数量如此之多的香料。
于是这些香料的价格便开始逐渐走低。
然而香料的价格虽然变低了。
鸡贼的朱棣给官员们抵扣俸银的香料数量却没有上涨。
依然是最初的那个数量。
如此一来,那些官员们就算是把香料都卖出去也不够原本的俸银的。
更不要说还有很多人手里的香料根本就卖不出去。
一来二去,官员们的怨气也就越来越大了。
这也就导致了后期几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