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章 禾下乘凉梦(2 / 3)

.........

大明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向一旁的朱标道。

“标儿,我大明的水稻亩产可以达到多少?”

朱标仔细想了想道“父皇,我朝水稻,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水稻产量也不过亩产二百来公斤,但是多数年随时打不到这个水平的”

闻言朱元璋点了点头。

“不知道这位袁老他培育的水稻种子亩产可以达到多少公斤,是三百,四百还是五百!”

五百已经是朱元璋认为的极限了,毕竟这已经不是人可以做到的了。

.........

【袁老开始了对优质稻种的培训,可是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袁老每天坚守在稻田里,查看则一株又一株稻穗想要找到自己想要的稻穗。】

【也许是袁老的坚持不懈打动了上天,终于在坚守了一年之后,袁老终于在数十万株稻穗中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穗,那株稻穗颗粒饱满,而且颗粒数量极多。】

【袁老如获至宝一样的将稻穗保护好,随后将这株水稻的子体进行播种,想要看看能不能培育出和父体一样的雄壮水稻来。】

【可惜最后结果并不如人意。】

【子体现状不一,高矮胖瘦,应有尽有。】

【这次的失败让袁老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可是袁老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开始反思这次实验失败的原因。】

【于是袁老决定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最后选择了研究杂交水稻的研究方向。】

【可是在这之前没有人成功过,西方的专家们更是直接断言,研究杂交水稻完全死毫无意义的研究方向。】

【但是袁老并不愿意放弃,而是坚持实践才能检测一切真理,会后袁老在稻田里带了几年。】

【每年稻谷成熟的日子,袁老总是孤身一人游荡在稻田里,拿着放大镜,观察一株株稻穗。】

【终于在公元1963年夏天的一个日子里,袁老在筛选了十四万株稻穗后,终于找到了他想要的稻穗——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株。】

.........

大明洪武年间。

作为做了解种地的皇帝朱元璋听闻袁老的事迹也是肃然起敬。

朱元璋深知稻穗授粉时间都是在每年中最炎热的夏季,一个人可以顶着炎炎夏日一株一株的查看稻穗,这得多大的毅力。

最后才筛选出一株。

“此人毅力之坚定朕不如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