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庆元帝和众大臣僵持不下之时,上书房外传来王恩义那独特的尖锐嗓音:“奉太上皇口谕!”
房门打开。
王恩义迈着四方步,走进了上书房内。
“奉太上皇口谕,冠军侯薛蟠公忠体国,自宣大上任以来,一向勤于王事。”
“今,此番返京,实乃奉朕口谕,缉拿刺杀冠军侯之刺客也。”
“朝中众臣,不得以此事为难冠军侯,钦此!”
庆元帝听完王恩义的宣旨,心中顿时大喜。
也顾不得仔细思量,太上皇为何突然替他解围。
只要自己这心腹之人无恙便好。
不过,围是解了。
但,对薛蟠无召擅自返京的事情,还是必须申饬一番的。
待到内阁大臣走后,再命端奴拟旨。
听着王恩义的宣旨。
次辅卢炫成等人,心里十分不满。
好不容易才抓住一个可以打击勋贵的机会,就这样被太上皇给轻描淡写的化解掉。
只有首辅王新甲明白太上皇的意思。
自太上皇当政时,一败鞑靼,丢失五十万精锐大军,以致神都被围。
太上皇险些被鞑靼人俘获,他的威信,就已经快要跌至谷底。
等到辽东大战二败建奴,太上皇的威信更是荡然无存。
这才迫使他不得不在建奴即将大军压境时,传位于今上。
自己则是躲于深宫,喘息疗伤。
这两次的大败,让曾经风光无限的勋贵集团元气大伤。
以至于文官集团威势见长。
虽然太上皇也想利用身边的勋贵集团,夺回丢失的权势。
可惜,经过这些年的歌舞承平。
勋贵集团已经找不到几个可以和文官集团抗衡的人。
就连建元帝颇为倚重的二代牛继宗,在宣大一战中,被建奴杀得丢盔弃甲,大败而归。
如不是薛蟠出奇兵,深入北境火烧盛京,擒获建奴伪汗皇太极,迫使建奴退兵。
说不定,当年鞑靼兵围神都的事件,会再次上演。
所以,为了巩固皇权,也为了打击文官集团。
建元帝在得到王承宗的秘奏后,立刻派出王恩义前来上书房传达口谕。
以解庆元帝之围。
于公,可以打击文官。
于私,也算是全了当年薛蟠之父薛博林,在金陵当密探时的忠孝之情。
刚刚踏足神都郊外的薛蟠,便收到了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