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森甚至都产生强烈的自我怀疑,担心他们的计划会夭折,没想到转眼就柳暗花明、峰回路转。
当然了,这一期间不是没有其他抄底买入者;倘若没有大量的资金跑出来承接,全球科技股六月份绝不会仅跌一半这么简单。
不过,萧良在香港的私人公司蜗巢新技术与鸿臣、盈投以及华茂投资,绝对是六月份最坚决的承接资金之一。
除了星视外,港股大部分科技股、类科技股的股东名单里,六月份都相继出现蜗巢新技术、盈投、鸿臣以及华茂的身影。
也因为四家的身影这段时间在科技股、类科技股里集中出现,也引起一些财经媒体以及咨询分析机构的注意。
除了星视外,有机构通过研究科技股、类科技科的股东名单变化,分析蜗巢新技术、盈投、鸿臣以及华茂四家在六月中下旬,总计买入三十亿港元左右,而截止七月底,四家持股收益就已经接近四十亿港元。
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证券市场的资本规模巨大,体量比四家大的投资机构比比皆是,但这段时间里,蜗巢新技术等四家绝对是最靓的仔。
鸿臣作为已经成功向保健品及食品饮料行业转型的上市公司,原本跟这一波的暴跌反转行情无关,却因为这次动用上亿资金买入星视,动用六亿多资金买入大量的科技股,也受到投资圈格外的关注。
分析下来,鸿臣这一波收益已经超过十亿港元。
刚好鸿臣发布中报预告,声称保健品业务半年归属母公司利润达到两亿元;纯净水、茶饮料以及饮料代工等业务增涨也是喜人,半年利润达到八千万,其保纯净水在华东市场占有率突破18%,成功跻身第一。
受到相关消息刺激,鸿臣这段时间的股价也狠狠增涨了一波,市值突破历史前值,涨到一百二十亿,可以说是意外之喜了。
虽然郑仲湘有率领团队创办卫星传播业务并成功出售十亿美元的光辉胜绩,但萧良能走到这一步,难道不是由一个个胜绩奠定起来的?
现在星视内部,对萧良像野蛮人似的强闯进董事会的行为,依旧情绪复杂,但对萧良的能力与眼光,已罕有谁会质疑。
荃湾信息港计划,目前还没有从特区政府那里得到倾向性的支持意见,还没有到正式启动的那一刻,理论上郑仲湘是可以不向董事会通报的。
现在将荃湾信息港拿出来,也可以说是郑仲湘在某种程度上,向萧良妥协了。
与各位先到的董事寒暄过,见郑仲湘大概要拖到正点才会走进会议室,萧良就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