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世的老虎基金会死多惨,萧良也无意去预测。
在一片狂热的喊涨声中,亚马逊市值也终于飚升到萧良的预期值,达到两年前谁都不敢想象的五百亿美元高峰。
历史发生很大的偏转,虽然这一世的亚马逊市值还有可能继续创造新高,但天盈科技还是严格按照萧良制定的部署,从九月底开始有条不紊的减持。
鸿臣、盈投此时也照既定的计划,在进入第四季度之后就率先从星视撤出,兑现盈利。
萧良此时优先清仓其他科技股资产。
虽然之前已经累积减持逾十五亿港元,但截止十月底,除星视之外的科技股资产,因为持续一年半之久的行情大爆发,账面犹有逾四十亿港元的超高市值。
当然,两年来为了支撑星源时代的产能扩张,不断从日本进口生产设备及原材料,香港子公司拖欠各家外资银行的日元贷款,已经累计高达十亿美元。
萧良也是债台高筑。
这次将除星视之外的科技股资产清仓,也只能归还一半的日元贷款。
不过,日元汇率已经在低谷徘徊了近一年之久,不大可能进一步下探,年后很可能会较大幅度的回升,现在也是到了归还这些贷款的时刻了——再不归还,汇率大幅回升,他就要吃亏了。
进入十一月底,也是萧良对星视额外承诺的锁定期满之时,先期减持掉 />
此时天盈科技对亚马逊的持股也完成清仓,总计套现逾十三亿美元的超额现金。
虽说九九年底全球科技股继续风生水起,但像亚马逊这样的股票出现这么大规模的净减持,对股价的进一步疯狂上涨,还是有很明显的抑制。
星视差不多也是这个状况。
两个月时间承受鸿臣、盈投以及蜗巢新技术总计逾五十亿港元的净减持,星视的股价也没能进一步上涨。
元旦前后传出添美网、趋势网年底即将双双赴美开启登陆纳斯达克的旅程,才进一步刺激星视的股价上涨。
春节前夕,萧良再次来到香港。
此时除了彻底清偿掉外资银行的贷款债务,还给蜗巢科技一次性注入二十亿港元的发展资金外,萧良在香港的证券资产,也就剩下对星视最后百分之三的持股。
全球科技股似乎还如日中天,谁都看不出有戛然而止的迹象,但鸿臣、盈投、华茂都已经悄然离场。
华茂是前期资金最为充足的,但也相对保守得多。
这跟苏利文、熊玉琼夫妇的性格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