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奎急匆匆的追上叶无坷:“姜头,你要去哪儿,是不是去巡城兵马司我跟你,让大奎二奎留家里就行。”叶无坷摇头:“不去兵马司。”他看向前方。四海堂。关外月往四周看了看,虽然距离晚宴还有一段时间,不过已有不少各国时节到了,正在参观雁塔书院。这次宴请定在书院,本就是为了向诸国使臣来展示一下大宁的礼仪教化,展示一下书院的文明底蕴。这么大规模的宴请,当然不仅仅是鸿胪寺在操办,各部的人都在忙,准备宴席的厨师有一部分都是从宫里调来的。原本这次宴请的主持是徐绩,可不久之前宫里送来消息,陛下将亲至四海堂,这一下关外月他们的压力就更大了。各国使臣之前也不知道大宁皇帝陛下要亲自来,大宁宰相亲自设宴款待他们这规格已经足够高了。陛下亲至,这就意味着今天这晚宴就不仅仅是一场招待。陛下的临时起意,也是对长安城里接待如此规模客人,各部衙的能力是否合格的一次检验。“叶少卿来了没有”“还没有,刚才派人问过了,说叶少卿已经在来的路上。”“派人再去催一下。”关外月隐隐觉得有些不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位见多识广的寺卿大人,在叶无坷没在他身边的时候,竟然会有些底气不足。陛下要来,说不得有人就会在宴席上提及叶无坷对车海国使臣的处置,这是鸿胪寺之前没做预案的事,万一气氛闹的不和谐该怎么处置陛下既然要来,那别说京城各部衙的大员都会来,就连已到长安的各地封疆大吏也都会来,这接待起来压力就更大了。陛下肯定不是临时起意,只是看起来像是临时起意。陛下要看看各部衙的能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给各国使臣一个措手不及。要谈什么,怎么谈,各国使臣当然早有准备。可是和鸿胪寺谈和礼部谈和各部衙接待的官员谈是一回事,和大宁皇帝陛下谈是另外一回事。刚刚出了车海国在长安城死人的事,陛下未必没有敲打敲打各国使臣的心思。关外月甚至已经想到了,一旦有使臣在陛下面前提及这件事,陛下就一定给自己人撑腰......“叶千办还没来!”关外月回身问。他手下人连忙回答道:“寺卿刚刚问过。”关外月深吸一口气,心中不敢越发浓烈起来:“再去催!”就在这时候,远处有人大步朝着这边跑过来:“寺卿,陛下车驾已出未央宫,徐相以及文武百官随行。”关外月再次深吸一口气:“用最快的速度通知各国使臣,告诉他们与我一起到书院门口迎接圣驾!”他一边走一边在心里嘀咕着:叶无坷啊叶无坷,你可千万别在这个时候出点什么事。未央宫外。禁军已经启动提前开路,后边是陛下的车马,再后边则是朝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