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镇新军,说的倒是一件好事,仔细一琢磨,似乎也未必吧。”
荫昌很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清政斧计划在全国督练新军三十六镇,直隶六镇,东三省四镇,军机处有意将东北新军的规模和编制控制在四镇之内,避免东北新军盲目扩大到难以应对的局面。
他还是先将这份电报看完,这才很认真的和宋彪感叹道:“以总督大人之才干,在东三省督练四镇新兵实属易事,只是东三省四周环地,更要面对俄国这样的强国,莫说是四镇,就是十镇新军也未必能挡住啊。”
思量片刻,荫昌又和宋彪问道:“总督大人以为要练几镇才合适,大人尽管说,由我来禀奏朝廷,绝对不会让大人为难的。”
宋彪想了想,道:“暂时练不满四镇,过几年再说吧。这几年里,荫昌大人就请和我一起夹着尾巴做人,不要太去招惹俄国,至于曰本,偶尔打击一下气焰即可。”
荫昌点头,道:“大人所言甚是,我此次前来正是要和大人一起卧薪尝胆的。”
顿了顿,他又道:“说起新军之事,其实徐尚书还有一些话想说,只是未敢直说,他听说大人手中步枪有较多的盈余,正好兵部在外购置军械屡屡受挫,想从大人这里买下多余的枪械。”
宋彪哦了一声,道:“你说的晚了,我本来有二十万杆步枪,前几个月就和曰本做了交易,将其中一半都卖回给曰本,我自己都只留了六万杆莫辛纳甘步枪,还有四万杆村田22年式8毫米口径步枪做预备枪械,另外有两万杆村田22年式步枪用于三省巡防营和警务局,确实没有多的枪支了。”
他究竟有多少步枪,谁也说不清楚。
荫昌将信将疑,但也不好再说什么,就道:“这倒是颇为难办啊,朝廷如今四处买枪,各国都不愿卖,自造的步枪又不能让人满意,真是让人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宋彪则道:“我卖给曰本十一万杆曰军三十年式金钩步枪,不卖也不行,那玩意口径是6.5毫米,全世界唯独曰本一家,另外就是瑞典有6.5毫米的毛瑟步枪,那玩意的两种子弹不一样,也不通用。所以,我就只能卖掉,换了村田22年式的弹药。咱们办新政,东北军工厂一定要搞起来,自己不能造枪,如何能够自保呢?这件事呢,我倒是已经和法国人谈过了,他们此前有一个军工厂给俄国代工莫辛纳甘步枪,现在俄国能够自造了,也不买他们的法造莫辛纳甘步枪了,这批设备就想转让,只是价格还没有谈好。”
荫昌当即是颇为热切的说道:“若是能够置办下来,那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