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帝国建国一周年之际,宋彪在宣政园召开了中央军部全体联席会议,海陆两军的将领都到齐了,这一次的宣政园中央军事例会对于帝[***]事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一次的会议上,帝国正式确定了完整的军事体系。
在此次会议上,中华帝国陆军、海军整编为“中华帝国中央国防军”,各省巡防部队统编为“中华帝国国民巡防军”,中央国防军总参谋部为最高指挥中枢,下设中央陆军参谋部、海军参谋部、中央军事情报部、巡防军令部、空警筹备处、海警作训部、国防装备局等机构,陆军部、海军部为军令部和对外机构。
中央陆军设有七大军区,各军区设有军区司令部,简称军部,海军设立北海、东海、南海三大舰队,海警总局则设立北海、东海、南海、台湾、长江五个海警总队。
帝[***]衔级别进一步和外国接轨,其军衔有准将而无大校,因为中央陆军的旅一级编制很多,并且级别相对更高,不适合由校官担任,而准将在法语中就是“旅将”。
陆军、海军、巡防军、海警都有读力军衔,和俄国不同,陆军并无骑兵上将、炮兵上将这样专业军衔,空军筹备工作以航空巡警筹备处读力负责,统编两个飞行支队,在沈阳设立航空学校,培养飞行员和机械工程人员。
身为皇帝,宋彪继续担任中央国防军兼海警巡防军总司令官,军衔是最高级别的“中央国防元帅”,似乎有点多余,就好比皇帝继续兼任骠骑大将军一般,但对于控制国家一切军事力量是非常有意义的。
如果他不兼职,这个职务给内阁总理大臣就是真正的君主立宪制,给了别人就是军政斧出台,他很可能会被彻底架空。
全军的军衔授予中,暂不授予特级上将、上将两级,最高为蒋方震、舒方德、程璧光、段祺瑞、蒋雁行、马尔托斯、蔡锷、赵庭柱、张亚虎、杨铁生、陈武、祝捷、张显仁,一律为陆军中将和海军中将,宋文翙也只是海军少将,毕竟海军是一点功劳都没有沾上。
段祺瑞在关键时刻为整编北洋系立下了功劳,也为宋皇帝此后在朝鲜指挥作战期间,同时调用东北系和北洋系打下了基础,加上资历摆在那里,授予陆军中将军衔也是理所当然的事,都没有异议,祝捷、张显仁授予陆军中将则是因为长沙起义功劳很高,打响了光复革命的第一枪。
杨铁生以巡防总局的局长一职,授予巡防中将军衔,和中央陆军相区别。
至于将领封爵的事,这已经在正式登基之后就处理了,基本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