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06章 震旦(6 / 7)

核武皇帝 崔走召 5733 字 2021-06-18

术教育。

在整个教育结构上,帝国采取四级制度,第一级为公塾、小学;第二级为初级中学;第三级为高级中学、大学预科、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第四级为大学、学院、高等专科学校。

考虑国情和国家经济的基本条件,全国范围内主要以农村的公塾、私塾教育为基础,多快好省的先用公塾制这种成本低廉的方式将义务教育建立起来,只有各县和人口较多的镇设有正规的小学教育,各县保证有一所公立初中,各府保证一所公立高中。

公塾和小学毕业即可选择就读职业中学,一般为期三年毕业,所以,很多学员十四岁就会参加工作,一般各私立大学都设有预科学校,公立大学则从公立、私立高中统一招生。

帝国各省的国民教育普及程度各不相同,都是根据各省的财政经费量力而为,在西部、西南等地方财政较差的省份,如果云贵、广西、陕西、察哈尔只能保证基础的公塾教育,而湖广、晋、赣、徽、鲁、豫、川等省则能普及正规的小学教育,江浙、直隶则推行九年制普及教育,东三省和燕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辖府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增加一年职业保障教育,即在初中毕业后,继续增加一年职业技术学校的免费教育,这样的学校一般设置钳工、磨工、铣工、纺工等基础职业培训,而帝国法律规定年满十六周岁才可正式参加工作,严禁招聘十四岁以下童工,十四以上、十六岁以下在工厂工作一律属于保护姓的学徒工,不得从事体力负荷较大和危险的工作。

帝国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很高的,1912年就出台了《职业技术工人保障法案》,严格要求各企业相关技术工人必须经过为期一年的职业技术培训,并在全国工业最低工资的基础上,按技术级别增加对技术工人的薪水保障,在各工程和项目招标中,严格要求企业必须达到一定级别的职业技术水平。

在1540教育计划的推进下,经济水平较好的各省在1914年时期都已经建立一所国立综合大学和师范、理工、法律、财经、医学五所专业学院,和40所专科学校,即便是贵州、广西两省,目前也基本完成一半的指标任务。

总体比较,帝国的教育还是以德国为师范,严格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精神,不管是内资、外资企业,一律要按照帝国的《职业技术工人保障法案》,对工厂的工人提供最基础的培训课程,保障绝大多数的工人都可以获得职业评级资格。

就现阶段而言,东三省的教育肯定还是要远高于全国水平,三省的小学、中学、专科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