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18章 婉婷(1 / 11)

核武皇帝 崔走召 9407 字 2021-06-18

德意志帝国的崩溃终究还是在国内,海军士兵的起义让危机蔓延到全国,迫使德皇威廉二世退位,新的德国政斧试图同协约国谈判结束战争。

各国此时都忙于处理内政和堆积如山的军费债务,正在建造的战列舰和已经签署的军需物资订单全部都要停止,稳住本国货币的含金量和黄金储备,只有中华帝国依然在加强备战,同英法美等国都签订了军事物资回购协议,从欧洲战场回收军需物资用于维持帝国远征军在欧洲的二次备战。

此时的帝国也甘愿被英法美等国当枪使唤,积极挑衅苏俄,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利用苏德《布列斯特合约》,以保障波兰和乌克兰自由读力的名义派兵进驻两国。

中苏双方到了这时就真的不再考虑通过协商解决问题,苏俄红军集中一切力量消灭国内的白军,而帝国中央陆军也加紧在新西伯利亚地区修建防御工事和囤积物资,同时支援俄国内部的白军拖延时间。

随着局势的不断变化,帝国一再调整战略计划,最终将这场中苏战争的开启时间确定在1919年的中期,在6月份左右开战是最为合适的,在此之前,帝国派遣阿图尔.马尔托斯将军等波兰裔帝国参谋军官组建成中国顾问团,为波兰提供陆军训练和改进计划。

因为帝国缺乏向欧洲大规模派兵和维持补给的能力,完全依赖英法是不现实的,而波兰军也不是很可靠的军事盟友,帝国在欧洲的军事部署就只能是采取精锐主力部队协助波兰作战的策略,一战结束后,帝国就将驻东欧的帝国远征军削减到60万的规模,在中东和巴尔干的驻军则保持在15万,驻东非远征军仅有两个新编团。

为了保证苏俄在1919年上半年之前无法进攻新西伯利亚和东欧,帝国继续采取支持白军的态势,仅派驻部分新编团占领和俄国有争议的领土地区,同时派遣大量新编团进入中亚,驱逐苏俄和白军在这里的势力。

1919年的1月18曰,帝国内阁总理大臣唐绍仪亲自带团抵达巴黎,参加即将在凡尔赛宫举行的巴黎和会,对于德国,帝国所需要的战争索赔并不多,主要向帝国支付战争赔款的国家是奥地利、匈牙利两国。

帝国此行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尽可能的争取战争赔款,以减轻帝国在同时进攻苏俄时的军费压力,同时要死保在中东占领区的保护权,最后才是帝国在亚洲从德国争取到的殖民地,而曰本代表团是希望在英国的支持下获得德国在亚洲的所有殖民地。

英国显然是个出尔反尔的国家,直到今天还在做梦要求中国同意英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