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帝国在航母的发展上一直是循规蹈矩的典型,现阶段的世界航母大国中绝对没有中国的身影,世界七大航母都是从战巡、巡洋舰改装而来,特别是曰本的赤诚、加贺和美国列克星敦、萨拉托加,这都是从4万吨级战列巡洋舰改装而来的航空母舰,而且享有豁免条约关于航空母舰最高2.75万英吨排水量的限制。
帝国在1924年建造的第一艘(A024)镇远级航母基本就是列克星敦号的翻版,也是在参考美曰航空母舰的基础上建造的,宋皇帝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鼎力支持航母的发展外,基本未对具体的参数做出任何的建议。
只是在此之前,帝国已经建造了(A022)福州船政、(A023)东北船政两艘试验航母,对航母的作战方式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在列克星敦号航母的基础上又做了大量的细节改进,重新在1924年正式建造第一艘航母。
帝国对海军舰艇的分类以水上舰艇为A系列,水下舰艇为B,01系列为战列舰级别标号,02系列为航母级别标号,03为巡洋舰,04为驱逐舰,05为防卫舰,潜艇分大中小三级,大型潜艇为B01系列,中型潜艇为B02系列,小型即为B03系列。
在军舰的命名上,战列舰以古九州为命名,第一艘破格以震旦级命名,航空母舰采取省名为主要命名方式,同时也可以采取其他特殊意义命名,第一艘特别以镇远号命名。
镇远号航空母舰标准排水量为2.55万英吨,最高时速能达到33节,因为这一级航母本身就已经是在福州船政、东北船政两艘试验航母的基础上大量改进而成,相对这一时期已经比较成熟,预计未来还会在其基础上继续建造海圻级两艘。
镇远号和海圻号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中国海军的长期旗舰,中国海军能有今天这样的规模和水平也实属不易,如此命名也是希望全军将士珍惜现在。
……
霞飞元帅在中华帝国的考察周期长达一个多月,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中法两国加深同盟合作的决议也基本确定下来,1925年5月底,在霞飞元帅的建议下,法国总统杜梅格亲自抵达中国访问,在燕京和中国签署了正式的《中法战略同盟条约》,将中法关系定位在真正的牢固的永久同盟位置,随着这份讨论了两年之久的条约正式签署,中法之间的合作也进入新的阶段。
这或许就是真正的好事多磨吧。
帝国之所以要和实力已经不如自己的法国继续维持同盟关系,一是因为世界范围内的阵营竞争过于激烈,而美国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