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莫大的好处,但从总体而言还是对中国更有益。
法国的税收是很高的,殖民地基本是封闭的仅同法国本土进行贸易,在这个条约达成之后,中国就等于是加入了这个经济圈内部享受同等低税待遇,虽然法国同样享有等同于中国的中亚、中东、北部朝鲜等中国殖民地、保护国的通商待遇,但法国毕竟不是一个工业出口国,包括其作为资本输出国的地位也在一战后被大幅削弱,双方对等,那肯定就是中国占据大的优势。
法国国内对这个事情的反对声浪还是很大的,最终能达成这一同盟条约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在中法继续维持同盟条约之后,作为回应,英曰也加强了两国同盟的合作,随着中国的造舰速度加快,曰本则同样被迫增加了巡洋舰的建造计划,其实中曰两国的巡洋舰都不便宜,特别是像抚顺级这种装甲巡洋舰,基本就是小号主炮的准战列舰,随时可以通过更换主炮变成战列舰,从一开始也就直接奔着战列舰而去的。
抚顺级一艘的造价是700万中圆,曰本类似重巡洋舰的造价大致相当,双方一口气都增加了四艘,于是从1925年开始,中曰海军竞赛就再次被点燃,对曰本而言,维持这样的竞争就要每年多开支五千万曰圆的海军经费。
中国倒是没有什么大问题,海军军费顺势增加到5.2亿中圆,占中央财政总预算的8.5%,曰本则重新的被迫扩大回30%左右,等于是没有签署《华盛顿条约》。
曰本真没有必要这么做,因为在一战结束的时候,中曰经济规模对比是7.85:1,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到了1925年,曰本又被打回原形,中曰经济规模对比再次扩大回9:1的差距,而且曰本经济目前来说也不是以前那么繁荣式的增长,虽然受大宗商品和全球物价下滑的影响,中国的矿业和农产品的出口有所下滑,但中国的经济增速还是比曰本快啊,整体情况也比曰本好很多啊。
中国毕竟不是过去的大清朝时代,在这么大的差距下,曰本非要生搬硬套中曰甲午战争的对比,继续坚信自己能够打败中国海军,这就真的很不明智。
当然曰本也有自己的道理,因为它的国民经济基本就是靠军工业在拉动的,军费开支增大对经济的短期刺激作用是很明显的,可长远来看呢,不能说你这几年刺激一下经济之后就靠海军优势和中国开战啊。
虽说中曰海军开支相差不大,但中国在陆军和空军的开支规模也是非常惊人的,陆军军费一直维持在每年3.5亿中圆的水平,空军军费在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