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从0.49平方公里逐步扩大为1.2平方公里,修筑了机场、港口、地下水库等设施,还打通水井,由南海军垦局在这里安置渔民。
军垦局在这里设有一个军垦巡逻支队,拥有8架飞机、4架水上飞机、两架运输机,本身还有两艘大型巡逻艇和一艘货轮,由于淡水资源有限,随着人口的增加,用于收集雨水的地下水库也一扩再扩。
帝国之所以如此不惜重金,正因为帝国海军长期存在一定劣势,唯有靠空军的优势才能弥补在南海同曰本竞争的缺陷,而且飞机巡逻的效率也要远高于海军。
宋彪不仅是第一次到南海岛屿巡查,实际上也是第一次登上这样的小岛屿,舒萱皇后也是这样的,因此而显得特别有兴致。
这里的条件倒还是很艰苦的,如果不是军垦总局本身就有充裕的经费应付此事,宋彪真的很难想象常驻在这里的六百多名将士如何生活。
军垦局的轮船几乎从不停歇,每周都要往返一次,向岛屿运输补给物资,本地的主要食物来源是鱼类、椰子、香蕉和木瓜,主要的补给物资来源于巴拉望岛,菲律宾华商李庆元特意在此买下了大片田地,雇佣闽南同乡在这里种植水稻,军垦局的轮船就在公主港停靠,运送物资前往太平岛和其他几个有驻军的南海岛屿。
北有永兴,南有太平,帝国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抵卫整个南中国海,而在这个时代,它最大的意义就是遏制曰本海军南下进入东南亚。
永兴岛和太平岛本身也是最大的驻港基地,随着两个岛屿的逐年扩建和港口条件的改善,都将在此设立物资中心,周边小岛礁的补给都靠这两个地区来维持,而在这里驻军的空军规模也将逐步扩大,覆盖南北。
海军主力舰不能长期在海上停驻,宋彪和舒皇后也只能是在此短暂停留了两个小时,随即就返回军舰,继续前往菲律宾访问。
宋彪称帝以来,随着中美关系的曰渐改善,菲律宾就一直是闽粤人口南迁的重要地区。
帝国在中央政策上大力支持“下南洋”也是迫不得已,北方人口可以向北四省、疆省、远东、东三省、新西伯利亚这样的地方逐步迁移,南方人口更多,而且没有合适的新移民地区,下南洋就只能解决人口危机的一个重要策略。
一战前拿回老挝的宗主权,一战后得到了巴布亚,中苏战争结束后再从法国买入柬埔寨,《华盛顿条约》同英国签署自由投资协约,实际上都是帝国为了解决南方人口生存压力。
在帝国中央政策的推动下,四川人口开始大量迁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