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76章 盘古(2 / 6)

核武皇帝 崔走召 5406 字 2021-06-18

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间,帝国不断投入资金进行相关的研究,加上反向研究,逐渐摸索出更有效率的高规格硅、锗等二十多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的圆晶直拉法工艺,并且找到了更为特殊的新一代砷化镓、砷化铝等复杂工艺下才能出现的半导体材料。

随着这种工艺技术从研究院的实验室进入工业规模生产阶段,这就意味着帝国的晶体管研究已经进入新的阶段,中央计算机研究院在此基础上也启动了全新的晶体计算机的研制工程,集成电路在帝国内部的秘密运用也将进入新阶段。

在现在的阶段,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还都只限制于军事用途,对于帝[***]事武装的雷达、计算机等特殊发展都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整个世界工业史的发展来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就是抓住了二次工业革命的末班车,凭借人口和资源优势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又抓住了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早班车。

在这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复印机、传真机、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雷达、声纳、涡喷发动机、油泵柴油机、青霉素、盘尼西林、计算机、彩色胶卷、塑料、化学纤维、玻璃纤维、信用卡、纵横式自动电话交换机、核电站、核武器、航空母舰、导弹、晶体管……改变人类历史的一切都诞生在这十年,或是在这十年成熟,或是在这十年开启。

帝国幸运之处就在于大萧条期间,一跃成为这十年间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并且拥有最强的科技研发实力,乘机同欧美力强拉开了一定的差距。

在这些新的世界工业科技中,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产业技术是帝国保持着绝对优势的领先地位,并且是欧美短时期难以追赶的,第一是此前所说的半导体工业,第二则是核工业。

帝国在晶体工业上投入的时间长达二十五年之久,才在中央计算机研究院、东北电子研究院、江南电子研究院三所国家级科研中心读力完成了整个半导体工业的基础工作,耗资数亿中圆完成了半导体工业从基础研究的发明时代到量产时代的大革命。

在核工业领域,虽然美国和德国都在发展这一领域的科技,美国也在同一时期建立了实验姓质的石墨反应堆,帝国却在蒙古阿奇特湖修建了第一座具有商业姓质的重水反应堆核电站。

这座核电站建成之后,帝国就将每年拥有制造六枚原子弹的武器级钚-239,而帝国的原子弹工程已经正式确定了两种方案,一号方案是钚弹,二号方案是铀弹,因为钚弹具有可参照的设计和部分样品,一号方案进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