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82章 海军,超越(3 / 9)

核武皇帝 崔走召 7625 字 2021-06-18

其他海军经费消耗掉。

在此之前,中曰海军也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巡洋舰竞赛,对于曰本经济的损伤是非常厉害的,同时使得曰本明显处于海军强而陆军和空军都明显弱小的状况,而曰本的工业主体投资也几乎都集中在重工业和军工业,整个国家经济被长期的军备竞赛拉扯的彻底畸形。

至此时,中国海军在战列舰领域拥有震旦级、青州级、豫州级、凉州级、皇帝级五级别的战列舰,凉州级战列舰和后来改变成皇帝级的雍州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在1935年就完全公开,也是帝国明显要拉扯曰本再次在海军战列舰进行竞赛的策略,最终在帝国确定建造四艘凉州级和四艘皇帝级高速战列舰的同时,曰本也临时增加建造4艘纪伊级和4艘大和级战列舰的规划。

曰本和中国搞海军竞赛很吃亏,帝国在1935年至1937年建造了8艘战列舰,4艘凉州级战列舰和一艘皇帝级战列舰是帝国海军的订单,而其余3艘分别出口到伊朗、泰国、巴西,在帝国4艘凉州级战列舰同时服役之时,曰本卯足全国之力也只是完成了两艘纪伊级战列舰的建造。

即便如此,帝国仍然拥有足够的余力新建两艘航母和多艘护航巡洋舰,双方的军舰建造实力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帝国海军现在拥有4艘震旦级、2艘青州级、4艘豫州级、4艘凉州级战列舰,震旦级属于无畏舰水平,而此后建造10艘战列舰都属于高速战列舰。

相比曰本海军过去不断拆毁的旧舰,帝国海军起步虽然较晚,却是从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和德国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基础上起步,直接吸收了当时英德两国的战列舰建造的技术和设计经验,而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也保持了较高的设计裕度空间保证后续的升级,这使得帝国在战列舰上的每一分钱的投入都很值。

帝国最早在一战时期建造的4艘震旦级战列舰在经过现代化的改造升级后,反而因为吨位较低,拥有更为灵活的作战特点,也是在中曰海洋线之间最活跃的四艘军舰。

从豫州级开始,帝国就已经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在整体建造水平和防御装甲的锻造上拥有更为充裕的实力。

在战列舰的对比上,依靠强大的舰船建造实力,帝国海军战列舰的总体实力第一次超越曰本海军,帝国海军拥有14艘战列舰,而曰本海军则只有11艘,但是曰本海军采取“虽然数量跟不上,可每一艘都当是精锐”的政策,它的平均单艘的标准排水量吨位都要更高,双方的海军排水量总吨位差别并不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