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卑贱的木匠。
直到川军到来,杨子商才看到了希望,所以在刘璋下令选拔人才的时候,杨子商打破头地上了,五十余岁的老人与一群年轻人争饭碗争的不亦乐乎。
杨子商的才华最终被发现,而且杨子商之前的担心,刘璋提倡寒门世族平等只是形势,也成了多余。
照理说杨子商应该心满意足了。
可是刘璋叫杨子商去劝降徐庶,劝降荆州众将,那是真的选错人了,不管杨子商能不能劝降,杨子商心里压根就不愿意。
谁愿意去劝降曾经欺压自己的仇人,跟自己同殿为臣?更何况杨子商可以预料,如果那群世家子投效过来,一样的骑在自己头上。
世家子害得孤傲的杨子商几十年无官可做,当着木匠,受尽屈辱,杨子商不甘心,恨不得荆州文武全死光了才好,投降,门都没有。
不管川军打不打得下襄阳,杨子商都不会劝降,杨子商才不管川军能不能拿下襄阳,能拿下襄阳杀了那些可恶的世家子是最好,如果拿下后还是要屈居世家子之下,杨子商宁愿不要襄阳。
为了川军硬攻襄阳,杨子商觉得,一个耳朵算什么,就算张德当时真把自己杀了,刘璋一听使者被杀,以刘璋的冷厉,能不为自己报仇?能不为川军雪耻?恐怕攻下城池后就会屠城。
如果这样,杨子商在九泉之下都能大笑三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