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诉求自身权利的觉悟,但是如果地方
官做得过分了,比如在土地令执行时舞弊,在丈量标准土地的时候,
给亲属或豪门定的多,或者对四科举仕舞弊等等。
这些肯定会引起百姓愤怒,百姓需要一个宣泄的口子,那信访就很有
必要。
御史台本身在后世是负责监察的,权力很大,可是也同样因为属于百
官体系,诸多掣肘,只有剥离出来,才能给他们安全执法的空间。
而这两个部门很明显,如果真的只是直属皇帝,一个皇帝也照看不了
他们,特别是御史台,要是没有压制,那还不翻天了。
信访部同样需要制衡,就算这个部门因为不属于百官系统,不用怕其
他官员打击报复,那也可能因为贿赂和官官相护,拒绝一些举报和信
访,瞒报,漏报。
那皇帝岂不成了瞎子。
这样的部门当然要有个强力掣肘,刘璋一下子就看重了朱元璋发明的
赫赫有名的锦衣卫,这个让人闻风丧胆,号称无孔不入的部门,对监
察部和御史台的威胁必定是巨大的。
御史台不用害怕任何官员,但是锦衣卫无孔不入,如果是在监察过程
中徇私舞弊,以职权获利,那就必须得面对锦衣卫,这种威慑力应该还是有的。
信访部门要截流下面的举报上访,在锦衣卫面前恐怕也需要点勇气。
但是明朝锦衣卫的弊端更加明显,监察百官,权力太大,以至于整个朝廷都笼罩在锦衣卫的阴云之下,最后明朝皇帝还不得不设置东厂西厂来制衡。
刘璋从来就不想自己这个朝廷都是阴云密布,三省六部制职能是劝的,需要的只是一个监察系统。
锦衣卫的手绝对不能伸进正常的行政部门,如果只是监视御史台和信访部,刘璋觉得锦衣卫应该好使。
这种权力剥离,互不统属,刘璋是从三权分立得到的启发,但是刘璋并不知道西方的三权分立具体什么样子,他也不需要知道,因为情况各不相同,肯定不能照搬。
刘璋的期望是三省六部正常行政,御史台和信访部监督行政,锦衣卫负责御史台和信访部的权力公正。
若锦衣卫犯案,越权执法可交刑部,若是执法不公,群臣可直接上书于皇帝。
这是刘璋的理想模式,但是颁布之后是不是会这样运转,刘璋还不知道,但是体制是时间来检测的,暂时刘璋就想到这么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