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显然萧凡的意见他是认真思考过后才谨慎认同的。
萧凡一喜,急忙道:“具体的措施是,首先,朝廷兵马不必调动,更不可动小藩,首先要解决的,便是朝廷军中的军事人才问题,只有培养出一大批军事素质优秀,对大明皇室忠心的中下级军官,将他们分散投入到朝廷各千户所,才能保证朝廷军队的战斗力,以及对我大明的彻底效忠,征战之时如臂指使,如此方可战无不胜,不论解决任何事情,提升自身的实力都是最重要的。”
朱允炆若有所思道:“这就是你曾跟我说过的改革军制吧?兴军备,开武举,办军校,这是你的初衷吗?”
“是的,陛下,这是强国之根本。朝廷强,藩王则弱,北元则弱,藩外万邦皆弱,此消彼长,方可令我大明威震天下,号令宇内。”
朱允炆想了想,苦笑道:“想法是好,可这是抑文而兴武,黄先生他们必然……”
话没说完,朱允炆便摇了摇头,道:“这条先放着吧,我会记在心里,择机而行便是。你继续说……”
萧凡也叹了口气,受人掣肘的滋味,实在很不好受。
“其次便是针对藩王了,我认为,削藩不可妄动,要么不声张,静无声息,朝廷可以各种方式对藩王进行赏赐笼络,并暗示各藩王朝廷国策不变,诸王各守藩镇,朝廷绝不干涉半分,以慢诸王之心,一旦朝廷做好了准备,天时地利人和皆备,那时派一得力大将率大军以最快的速度扑向北平府,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入燕王府,擒贼擒王,燕王入朝廷之手,北平削藩可以算成功了。”
朱允炆嘴唇蠕动了一下,忍不住道:“萧侍读,你别忘了,燕王还有三个儿子,拿住了燕王,他那三个儿子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的父亲被拿入京师吗?”
萧凡奇道:“先帝驾崩之前,燕王不是已经派了他的三个儿子进京,现在已快到京师了吗?”
“对呀。”
“那不就得了,他那三个儿子进了京,还由得他们吗?”
朱允炆张大了嘴:“…………”
沉默了一下,萧凡也睁大了眼睛惊道:“你该不会还想着放他们回去吧?”
朱允炆嘴巴立马闭上,神色却有些尴尬,合着他还真有这种想法。
萧凡瞪大了眼睛,目光充满了乞求:“陛下,告诉我……你不会这么蠢的,对不对?对不对?”
朱允炆顿时骑虎难下,干笑道:“……当然,那当然!开玩笑,我怎么会做这种蠢事呢?萧侍读你太小看我了,嘎嘎……”
萧凡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