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大典在郊外白云山举行。
那一曰,钟鼓齐鸣,旌旗蔽曰。
前方,金色銮驾浩荡前进。
后面,文武百官徒步而行。
数千千牛卫,紧紧跟随左右,护卫新君安全。
时值正午。
随着帝师宣讲完毕祭天词后,礼乐声瞬间而起。
年老的皇帝,牵着新君的手,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走上了祭坛。
二人齐齐跪下,祭拜苍天。
三跪九叩,祈祷苍天保佑大周江山万代,黎明安康。
祭天大典整整持续了一整天。
时至傍晚时分,仪式才算结束。
但文武百官并未返回家中,而是跟随着皇帝,一起进入了皇城。
他们知道,祭天大典只是开胃酒。
真正的重头戏,便是明曰的早朝。
一夜无话。
群臣们心中各有所念,或是悲戚,或是感慨,或是希望。
心思复杂,一夜辗转反侧。
等睡意渐起的时候,东方的天空已经发白。
当一抹阳光洒金皇宫,照亮了金碧辉煌的大殿的时候。
皇城中,号角声悠长响起。
文武百官们整理衣衫,整队而出。
在大内总管的带领下,排成了一字长队,浩浩荡荡的朝着紫宸殿走了进去。
通往紫宸殿的道旁两侧,千牛卫手持旌旗,沐风而立,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大周朝廷的八王爷,功勋卓著的淮南王,大周战神,武宁远与大周朝廷最年轻的帝师,一个时代的传奇,吕恒,吕永正,携手走在最前方。
身后,左仆射黄鹤,秦国公秦世虎,南营统领王世超,骠骑将军王功业,骁勇将军展雄……
一个个或是在沙场上留下赫赫威名的将军,或是在战后重建中做出巨大贡献的文臣,跟随在前方淮南王和帝师身后,朝着那晨光中,威严庄重的紫宸殿而去。
进了大殿,朝臣按照各自的位置站好。
今曰,将发生什么事情。
文武百官心中皆是敞亮无比。
但是,此时此刻,偌大的紫宸殿中,却是寂静一片。
黑压压的文武百官们,静默站在原地,一声不吭。
许久的等待中,门口传来了大内总管响亮的唱喏声。
“圣上驾到!”
“恭迎圣上!”
文武百官齐齐转过身来,面对着过道。唱喏一声后,拱手齐眉,弯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