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63章 你俩偷听呢?(2 / 4)

芙蓉女 一朵肆千娇 3016 字 2021-06-06

种麦子就先不种,等开了春,把地刨刨,不定还能种些菜什么的,反正能补贴家用的。”

王婶子听李珍珠来给芙蓉家送田,心里很是感动,没想到这闺女嫁出去以后,还没有忘这些穷乡亲,于是拿了个大花碗,从盆子里捡了一些上好的鱼块端了来,递到李珍珠手上道:“闺女,外面怪冷的,吃些鱼,我下午炸的。”

杨老爷子不明白王婶子怎么大晚上的端着鱼块乱跑,偷偷跟了上来,在门口听了一回,便“吧嗒吧嗒”抽着烟锅子道:“败家的老娘们,人家送三亩田,又不是送给咱,你慌个什么劲儿?这殷勤献的,鱼块要放坏了似的。”

杨波燃着一根蜡烛到门口来,照着杨老爷子的脸道:“爹,你啥呢,珍珠是好心,就吃两块鱼,瞧你的。”

“我这么声,你们也听见了?”杨老爷子尴尬起来。

“听见了。”

“听见了你不知道是我来了啊?还拿根蜡烛来照我?眼睛都给我闪的,看不清道儿了。”杨老爷子借口埋怨了起来。

杨波把点着的蜡烛塞到他手里道:“就是怕你看不清道儿,大晚上的,雪多滑啊,你别来回的走动了,这腿脚又好。”

“让你娘回家。”杨老爷子接过蜡烛,扭头而去。

若放在以前,他一到晚看到王婶子便有气,总觉得看她不顺眼,自从搬到了芙蓉家隔壁,他的日子没以前那么顺遂了,杨波又去学手艺,经常的不在家,所以每每无事,便只能跟王婶子话,或者,坐那抽着烟锅子听她唠叨,什么地里的庄稼旱了,地里的庄稼涝了,谁家的老牛又下了几只牛,哪家的猪又生了几个猪仔,虽然听着没什么意思,但时间长了,便养成了习惯,这黑灯瞎火的,杨老爷子一个人在家,只能看着蜡烛发呆,但有王婶子在身边,不管跟她有没有共同语言的,至少是个活物,能热闹热闹。

杨老爷子越来越怕寂寞了,大概是因为上了年纪的缘故,在现代,可能六七十岁,才会觉得上了年纪,而在石米镇这,人过了四十,便可以称做上了年纪了,古代的医术不发达,人的寿命也短一些,杨老爷子倒还不是日薄西山,但却越来越离不了王婶子了,或者,这就是少年夫妻老来伴吧。

王婶子只能将鱼块放下,回家去了。杨波冲李珍珠笑笑道:“你别跟我爹一般见识啊。”

李珍珠倒是先笑了:“不会的,我知道他就是那样的人。”

好吧,石米镇都知道,杨家有个杨老爷子,话不中听了。

芙蓉心的收了地契,将地契折匀了压在枕头下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