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里闪过许多五彩斑斓的蛾子,大片的油菜花开了,有蜜蜂“嗡嗡”的在油菜田里飞过,带起的风浮动了油菜花,蜜蜂在起起伏伏的油菜田里乍隐乍现。
春困似乎还没有结束,夏就来了。
池塘里的荷叶像一把把翠绿色的大伞,晃晃悠悠撑在微微泛着波浪的水面上,时不时的有斑驳的青蛙跳上荷叶,又“噗”的一声钻进水里,溅起的水花像晶莹的豆子,落在荷叶上,荷叶便摇摆起来。
人们脱去了裹的严严实实的棉衣,换上了轻薄的衣衫,夏季的衣衫又薄又艳,色彩丰富,款式多样,光是姑娘身上穿的裙子,便有十余种之多。气一热,街头来来往往的人就多了,这里面卖菜卖肉挑担卖水果的人多了,买首饰买衣料买点心的人也多了,摩拳擦掌,你挤我扛,鹅黄色的太阳光直直的照着京城长街,照着长街上的行人跟每一块青石,光线又反射到城墙上,城墙上映出高高低低的人影与时明时暗的线条来。
气暖了,王紫秀跟王老爹的日子也好过一些。
寒冬腊月的,与他们做伴的,是饥饿跟寒冷。每每到半夜,呜呜咽咽的北风顺着庙门钻进来,吹的那堆可怜的火几欲熄灭。房顶上的破洞,王紫秀用稻草盖着,可北风把稻草掀开,王紫秀躺在破庙里,抬头便可看见阴郁的空,遇上下雪的时候,雪花顺着破洞落下来,像洒盐粒子似的,第二早上起来,破洞的下面会多出一个雪堆,庙里唯一的热气也被这雪堆给吸收了,王紫秀跟王老爹总会冻的瑟瑟发抖。
如今破庙周围的雪早已化成水蒸发了,透过房顶上的破洞,虽然还可以看到空,但阴郁的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明朗的晴。呜呜咽咽直往破庙里钻的北风也不见了,夏的风像温柔的手,吹在人面上痒痒的,甚至还有点惬意。
破庙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每清晨,斑驳而热烈的阳光穿过破烂的庙门投射进来,笨笨的珠颈斑鸠在门口跳脱叫唤,想找点食吃。
王老爹的身子骨一比一好。他换上了灰色的单衣,冬季他脸上皲裂严重,就好像缺了水的黄土地,沟沟壑壑,深一道浅一道儿的都是沟。如今他的脸光洁多了,心情也好很多,很多时候一大早起来,他就抱着二胡,摸索着坐在门槛上,拉上一段儿,再唱上一段儿,然后竖着耳朵,听珠颈斑鸠“咕咕咕”的悠闲的叫,时而,他也给它们撒上几粒黄橙橙的米。
芙蓉给他们送点心的时候,发现破庙里又多了两床薄毯子。
这薄毯子芙蓉虽叫不上名字,但看样子,却是十成新的,薄毯子上绣着大朵的牡丹花,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