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自然界中东风渐起,代表着生发的力量。此时,人体的肝气也应顺应这一趋势而生发。然而,如果肝气生发过度或不足,就可能导致肝脏疾病,而肝脏的疾病又常常会在颈项部位有所体现,这是因为颈项是肝气疏泄的通道之一。
“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夏季炎热,南风习习,代表着热烈与旺盛。此时,人体的心阳也应旺盛,以应对外界的热邪。然而,当心阳过于亢盛或不足时,就可能引发心脏疾病。而胸胁是心脏所在的位置,也是心气运行的通道,因此心脏疾病常常会在胸胁部位有所体现。
“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秋季干燥,西风萧瑟,代表着收敛与沉降。此时,人体的肺气也应顺应这一趋势而收敛。然而,如果肺气收敛不足或过度,就可能导致肺部疾病。而肩背是肺气宣发的通道之一,因此肺部疾病常常会在肩背部位有所体现。
“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冬季寒冷,北风凛冽,代表着潜藏与收藏。此时,人体的肾阳也应潜藏,以保存体内的阳气。然而,当肾阳不足时,就可能引发肾脏疾病。而腰股是肾脏所在的位置,也是肾气运行的通道,因此肾脏疾病常常会在腰股部位有所体现。
“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在五行中,土居中央,代表着稳定与运化。在人体中,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后天之本。当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时,就可能引发脾脏疾病。而脊背是脾气的运行通道之一,因此脾脏疾病常常会在脊背部位有所体现。
我们来看春季。“春善病鼽衄”,春季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但此时也是乍暖还寒的时节。如果人体的阳气生发过快,或是体内有热邪未除,就容易出现鼻出血(鼽衄)等病状。这是因为春季肝气生发,肝火上炎,影响到鼻腔的血液循环。
接着是仲夏。“仲夏善病胸胁”,仲夏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感到烦躁不安,体内的气血也容易因此而变得紊乱。此时,如果人体的心阳过亢,或是受到外界暑热的侵袭,就容易导致心脏疾病和胸胁疼痛等症状。
再来是长夏。“长夏善病洞泄寒中”,长夏即夏末秋初之际,此时天气虽然炎热,但湿气也较重。如果人体脾胃虚弱,不能很好地运化水湿,就容易出现腹泻(洞泻)等症状。同时,由于长夏时节气温高,人们往往贪凉饮冷,也容易导致寒邪侵袭脾胃,引发腹痛、呕吐等寒中症状。
然后是秋季。“秋善病风疟”,秋季天气渐凉,但秋风肃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