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城镇户籍,成为工人。
相比较而言,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的就不行了,不分配,如果不能在固定时间内自己找到工作,就只能回原籍。
也就是哪来的回哪去。
农村出身的,供养一个学生可不容易,如果本大队有小学,小学阶段可能轻松点,可大多数,或者说绝大多数大队是不可能有初中高中的,外出上学不论是消耗的成本还是精力都颇为不菲。
相比较于念完高中,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大专大学,无疑中专更有性价比。
而且中专毕业也能更早赚钱养家。
虽然话有些残忍,但这时候绝大多数家庭培养孩子,并不是指望孩子有修养,更多的还是希望孩子能找到个好工作,然后反哺家里,总结而言是逐利。
所以对于大多数农村孩子而言。
中专最具有性价比。
如果只念个初中,或者说只念个高中,没考上大专大学,家里又没有人脉的话,那就基本废了,还得回家种田。
至少当时是这么个情况。
县城里的孩子更愿意念高中,那是因为哪怕他们未来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专,参加本地一些工厂里的招聘,也算是稍微有点优势,不至于毫无希望。
再不济父辈还有工作给他们继承。
当然了,再过几年,各大工厂实在没那么多工作指标分,那些县城里初中毕业,高中毕业,暂时找不到工作,父母又还年轻,兄弟姐妹可能还较多的。
就都得一起回农村干活了。
由此可见,最基础的户籍方面的差距,就得靠不知多少倍努力才能抹平。
“啊,那怎么办?”
“难不成我们想要得到这个工作指标,还得先想办法在城里买房,把自己家户籍迁过去?这代价也太大了吧。”
“现在还不知道好不好办,据说这方面管的更严了,反正比以前更难。”
“那可怎么办啊。”
“别急别急,小芸,你过来总不至于就是为了跟我们说你无能为力吧,有什么想法,或者说有什么解决办法,又或者需要我们付出些什么,你尽管说。
我们一定想办法尽可能满足。”
一番恐慌之后,还是大队长最先反应过来,觉得高芸不可能只带来这种毫无价值的消息,应该还是有办法的吧。
见状,高芸她点了点头后才道:
“是有办法,一百个工作指标当中不是有五个工作指标给了公社吗?这也是上面的意思,那就是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