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五十四章:五年转瞬,新岔路口(6 / 25)

到这边根本就是来享福的,他们这最富有的大队,年底一个工分都已经值五毛钱了。

这什么概念,一个小孩子,一天都能挣三个工分,算下来三五一块五啊!

来这挣工分比当工人赚的都多。

又比如上缴的税多了很多,最初那一批领导基本都升职了,同时他们也很清楚谁的功劳最大,以后能不能继续升职,可能还得看高芸。这种一点都不揽功劳,默默干活,帮他们攒政绩的人谁能不喜欢,自然不会给她添什么麻烦。

甚至还会尽可能提供帮助和方便。

正是这种相对和谐的局面,才促进了整体产业链的迅速发展,但凡高芸掐尖要强,争功揽功,很有可能就得内部先出矛盾,把事情搞崩,可以说是高芸的牺牲换来了整体产业链的和平发展。

好在她也愿意,无所谓。

可惜的是,发展到这程度基本上也就到了瓶颈,受限于技术资源等各方面的限制,很难再继续扩张下去了,而且利润也相对微薄,毕竟不是什么高新技术产业,实际上基本就是挣点辛苦钱。

高芸此时都有些迷茫,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是就这么维稳还是继续?

维稳倒是不难,也算轻松。

继续那可就太难了。

喜欢带着快递驿站穿年代请大家收藏:(。)带着快递驿站穿年代第2/2页)

有了小高大队这个榜样,原本一直还觉得自家养殖技术很不错,自给自足就挺好的平河大队再也坐不住,他们大队的大队长很快找到食品厂这边,找到高芸,找到张怀阳,想要申请下帮扶。

对此高芸肯定还是乐于见成的。

很快也提供了一系列技术帮扶,甚至还顺带把制作羽绒服的技术也贡献给了纺织厂,虽说二十年代世界上就已经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件羽绒服,但国内正式开始制作羽绒服要到七十年代。

最初主要是用作登山探险。

所以她提供的技术也算新技术。

不过因为纺织厂这边暂时拿不出合格的布料,所以也只能先尝试做了几件不怎么合格,还经常跑毛的羽绒服,然后孙厂长就自己给自己开了封介绍信。

出去寻找合格的面料了。

高芸本来是想提供技术支持的,但上网一搜之后发现太复杂了,再加上考虑到她一直能提供各种各样的技术,也确实有些不大正常。只局限于养殖的话还好些,各方面都涉及那就太奇怪了。

好友再多也不能各行各业都有。

所以后来她就没多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